残春雨夜读陈子高诗用其韵
春事忽已阑,年华何驶急。
客子困穷年,卧若蛇蚓蛰。
泥深没屐齿,市桥灯熠熠。
残缸玉虫缀,檐雨泫如泣。
归期傥有徵,缓我百忧集。
余生本畸人,三年楚囚絷。
经商逐毫末,索米慁畿邑。
君门深九重,无籍岂敢入。
涸辙望斗升,然桂炊玉粒。
妻孥寄田庐,诛茆冬未葺。
朅来几弦晦,漏屋想沾湿。
但喜一犁足,犉犊起{楫木换角}{楫木换角}。
耕耨贵及时,归欤具笞笠。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春天的事情忽然已经结束,时光匆匆。
我这个穷困潦倒的游子,像蚯蚓一样躺在床上。
泥土太深,都淹没了我的鞋跟,市桥上灯火通明。
残留的油灯伴着小虫子,屋檐的雨就像哭泣般。
如果归期有预兆,请让我慢慢卸下所有的忧虑。
我这荒诞的一生,就像被关在楚国牢房里的囚犯。
为了生活去做生意,但是却只能挣到一些微薄的收入。
皇宫的大门深深,没有身份的我又怎么敢进去呢?
我是如此渴望那一点点的收入,就像燃烧桂树煮饭那样奢侈。
妻子和孩子都在乡下寄居,冬天的小屋还没有修缮好。
来到这里已经很晚了,我想小屋应该已经湿了。
只希望有足够的种子让我播种,让我的牛儿可以起来。
耕种最重要的是要及时,所以我也要准备好草帽和雨衣。
去完善
释义
1. "春事":指春天的事情或者景象。这里可能指的是作者在春天的活动。
2. "阑":衰落,结束的意思。
3. "年华":时光,岁月的含义。
4. "驶急":形容时间过得很快。
5. "客子":离家在外的人,这里可能是指诗人自己。
6. "困穷年":描述诗人贫困潦倒的生活状态。
7. "卧若蛇蚓蛰":比喻生活困顿,动弹不得的境地。其中“蛰”是指动物冬眠或藏伏不动的状态。
8. "泥深":道路泥泞不堪,行走困难。
9. "市桥":市场上的桥梁。
10. "熠熠":光明的样子,这里用来形容灯火辉煌。
11. "残缸":破旧的缸。
12. "玉虫缀":比喻灯光如同萤火虫一样闪烁。
13. "泫如泣":形容雨水就像哭泣时的泪水一样流淌。
14. "归期":回家的时间。
15. "傥":假使,如果的意思。
16. "徵":征兆,迹象的含义。
17. "缓我":使我放松,减轻压力的意思。
18. "百忧":众多的忧虑和烦恼。
19. "余生":我这一生。
20. "畸人":不合常理的人,这里可能是诗人自嘲。
21. "三年楚囚絷":指被囚禁的三年。
22. "经商逐毫末":从事商业活动,追求微薄的利润。
23. "索米":求取米粮。
24. "慁畿邑":困扰在靠近京城的地方。
25. "君门":朝廷,君王的门庭。
26. "九重":形容皇帝的宫殿深邃广大。
27. "无籍":没有凭借,无法进入的意思。
28. "岂敢":表示谦恭的词语,不敢的意思。
29. "涸辙":水干的车辙,比喻陷入困境。
30. "斗升":形容少得可怜的粮食。
31. "然桂炊玉粒":用桂花烹饪珍贵的食物。
32. "妻孥":妻子和儿女。
33. "寄田庐":居住在乡下的田地房屋。
34. "诛茆":除草,修理茅草房。
35. "冬未葺":冬天还没有修理好。
36. "朅来":意为从这里到那里,这里指从田间回来。
37. "几弦晦":指阴雨连绵的日子。
38. "漏屋":破旧的房子,这里指诗人自己的住所。
39. "想沾湿":想象一下可能会淋湿。
40. "但喜":只要高兴就好。
41. "一犁足":形容土地肥沃,便于耕种。
42. "犉犊":大牛和小牛。
43. "{楫木换角}{楫木换角}":形容小牛翘起尾巴站立的样子。
44. "耕耨":耕作和锄草的意思。
45. "贵及时":强调农活要抓住时机。
46. "归欤":返回田园。
47. "具笞笠":准备好农具和斗笠。
去完善
赏析
在这首诗歌中,李洪以简练而富有感情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景色、生活的艰辛以及内心的情感。首先,诗人通过“春事忽已阑,年华何驶急”表达了春天即将离去,时间流逝之快的感慨。接着,诗人以“客子困穷年,卧若蛇蚓蛰”描绘了自己在困境中的生活状态,形象地表达了生活的艰难。
接下来,诗人通过描绘“泥深没屐齿,市桥灯熠熠。残缸玉虫缀,檐雨泫如泣”的景象,进一步展现了春天的美好和生活的艰辛。同时,诗人还通过“归期傥有徵,缓我百忧集。余生本畸人,三年楚囚絷”表达了对未来的期许和对过去的反思。
此外,诗人还描述了自己的谋生之路,通过“经商逐毫末,索米慁畿邑。君门深九重,无籍岂敢入。涸辙望斗升,然桂炊玉粒。妻孥寄田庐,诛茆冬未葺”揭示了底层百姓的生活困境和求生的艰难。
然而,尽管生活困苦,诗人仍然保持着乐观的心态,通过“但喜一犁足,犉犊起{楫木换角}{楫木换角}。耕耨贵及时,归欤具笞笠”表达了自己对于农耕生活的向往和期待。整首诗歌语言质朴,情感真挚,给人以深刻的共鸣。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名为《残春雨夜读陈子高诗用其韵》,是由明朝诗人李洪所作。创作时间为明朝时期,具体年份不详。在明朝初期,社会相对安定,经济繁荣,文学艺术发展迅速。
李洪在这一时期的遭遇较为曲折。他早年参加科举考试,虽然才华横溢,但屡试不第,直至晚年才获得进士出身。在这个过程中,他曾担任地方官吏,接触过民间疾苦,这也使他对民众生活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陈子高是明朝的一位著名文人,他的诗歌作品在当时颇受赞誉。李洪在读过陈子高的诗篇后,深受启发,于是以相同的韵律和题材创作了这首《残春雨夜读陈子高诗用其韵》。这首诗既表达了对陈子高诗歌的赞赏,也表达了自己在文学创作上的追求和努力。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