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叔赐来自都城云梅已放因思每岁饮赏之乐
曾酌孤山园里梅,至今魂梦忆花开。
纤腰冷逼江烟瘦,素脸全疑晓雪催。
南国相逢心恅愺,西湖遥想月徘徊。
惜无妙语酬佳丽,頼有诗仙凤阙来。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曾经品尝过孤山园里的梅花,至今在梦中仍记起花开的情景。那纤细的枝干让人想起江边烟雾中的轻盈身影,素雅的花瓣仿佛是清晨的雪花催促开放的。在南国相遇时心情激动,遥遥想着西湖边月色下漫步的场景。可惜没有美妙的语言来赞美这美丽的风景,只能依赖诗仙的到来带来诗意盎然的诗篇。
去完善
释义
1. 朱叔:作者的朋友。
2. 都城:这里指宋朝的都城汴京。
3. 云梅已放:指梅花已经开放。
4. 孤山:杭州西湖中的一个小岛,宋代时岛上种满了梅花。
5. 南国:南方地区,这里指杭州。
6. 寥愺:心慌意乱,思绪纷扰的样子。
7. 西湖:位于浙江省杭州市的著名旅游景点,以西湖夜景“月徘徊”著称。
8. 赖:依赖,依靠。
9. 凤阙:凤凰阁,这里指皇帝居住的地方。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名为《朱叔赐来自都城云梅已放因思每岁饮赏之乐》,作者是宋朝诗人李洪。诗中描绘了梅花盛开的景象,以及作者对此美景的欣赏与怀念。
首联“曾酌孤山园里梅,至今魂梦忆花开”,描述了作者在孤山园中欣赏梅花的美好回忆,虽然时间已过,但那美好的情景仍然萦绕在心头。
颔联“纤腰冷逼江烟瘦,素脸全疑晓雪催”,通过比喻的手法,将梅花的形象描绘得栩栩如生:梅花的花瓣如同女子的纤细腰身,冷风中更显傲骨;而花蕊则像是清晨的雪花,洁白无瑕。这样的描写不仅表达了作者对梅花的喜爱之情,还展现出梅花的独特韵味。
颈联“南国相逢心恅愺,西湖遥想月徘徊”,表达作者在南国见到梅花时的喜悦心情,同时也想象着西湖边的月色下,梅花在月光的映照下更加美丽动人。
尾联“惜无妙语酬佳丽,頼有诗仙凤阙来”,表达了作者感叹没有优美的诗句来形容眼前的美景,还好有诗仙相伴,共同欣赏这如诗如画的美景。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朱叔赐来自都城云梅已放因思每岁饮赏之乐》出自南宋诗人李洪之手。据诗题中的“朱叔”可以推测这是诗人与友人一同赏花作诗的场景。
首先,根据诗人李洪所处的时代背景,南宋(公元1127-1279年)是一个文化繁荣的时期,尤其是诗歌方面。这个时期诗人受到唐诗的熏陶,诗风流畅自然,富含哲理。同时,南宋也是一个战乱频仍的历史阶段,故此诗人常将个人情感融入诗中,表现对国家和民生的关注。
其次,根据诗句的内容及写作手法,可以推断出诗人李洪在创作这首诗歌时的心境。他写到“来自都城云梅已放”,显示出在冬天即将过去、春天即将来临的时候,友人在远方的都城传来好消息。李洪在此抒发了对过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期许。同时,诗人通过描述一年一度饮酒赏花的场景,流露出对生活中美好时光的珍惜和怀念。
因此,总结来说,这首诗《朱叔赐来自都城云梅已放因思每岁饮赏之乐》是南宋诗人李洪在与友人相聚的时刻创作的。诗人以都城的梅花为引子,表达了对过去一年美好生活的回忆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许。这首诗展现了南宋文人墨客的精神风貌和生活态度。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