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腊喜雪
散乱明玑溅竹窗,不闻簷霤响铮摐。
剪成阆苑瑶英六,绝胜连城白璧双。
独觉璎鬘弥宝所,岂无蓑笠钓寒江。
饥肠雷吼呵吟笔,睥睨诗坛未坚降。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明玑随意洒落在窗外,未曾听到屋檐水滴声。窗外竹林间落满了白玉般的花朵,那美丽远胜于两片相连的白璧。只见她孤身一人在宫殿般的地方,戴着蓑笠在寒冷的江边垂钓。她的思绪犹如雷电般激荡,握紧了手中的笔,坚定地望着诗坛,并未轻易低下高傲的头颅。
去完善
释义
1. 残腊:指农历年底。腊,古代中国年终的一种祭祀。
2. 散乱明玑:明玑,明亮的珠子。这里形容雪花如同散落的明珠。
3. 溅竹窗:竹窗,用竹子制作的窗户。溅,飞溅。这里描述雪花飘落在竹窗上的情景。
4. 簷霤响铮摐:簷霤,屋檐滴水的地方。铮摐,象声词,形容金属撞击的声音。这里描写雪落在屋檐上形成水滴的声音。
5. 剪成阆苑瑶英六:阆苑,传说中的仙境。瑶英,美玉般的雪花。六,指雪花飘落时轻盈的模样。
6. 绝胜连城白璧双:连城,价值连城的宝物。白璧,白色的宝玉。这里将雪比作超过连城白璧的珍贵之物。
7. 独觉璎鬘弥宝所:独觉,独自领悟。璎鬘,装饰在佛教僧侣颈间的饰品。弥,充满。宝所,指佛教中珍宝充斥的地方。这句表达作者独自领悟到雪中的佛教奥义。
8. 岂无蓑笠钓寒江:蓑笠,渔民捕鱼时的穿戴。这句表示虽然作者在雪中领悟了佛教的真谛,但他仍然关心民间的生计。
9. 饥肠雷吼呵吟笔:雷吼,形容肚子饿得咕咕叫的声音。呵吟笔,鼓舞自己的诗文创作。这句话描绘了作者在饥饿的情况下仍坚持创作的心情。
10. 睥睨诗坛未坚降:睥睨,斜视,有傲视之意。诗坛,诗歌创作的领域。坚降,坚定地参与。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诗歌创作的执着追求,尽管处境艰难,但并未放弃。
去完善
赏析
《残腊喜雪》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洪创作的五言律诗。首联写景,通过"溅竹窗"、"不闻簷霤响铮摐"描绘出雪花飘落在窗户和屋檐的景象,形象生动;颔联运用比喻手法,以"剪成阆苑瑶英六"与"绝胜连城白璧双"来形容雪花的美丽和珍贵,表现了诗人对雪的赞美之情;颈联则将视线转向人,表达了诗人独立世外的心境,同时暗示了诗人高尚的品质和坚定的决心;尾联则以"饥肠雷吼呵吟笔"一句形象地展现出诗人创作时的艰辛和努力,表达了诗人在诗坛中的地位和对诗歌的热爱。整首诗构思巧妙,意境优美,语言生动,充分展现了诗人深厚的艺术功底和高尚的艺术品格。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残腊喜雪》是宋代诗人李洪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南宋后期,具体年份不详。在这个时期,南宋朝廷偏安江南,与金朝维持着相对稳定的对峙局面。然而,这种和平局面并未带来持久的繁荣,相反,南宋社会内部的矛盾日益凸显,政治腐败、民生困苦等问题严重。
李洪是南宋的一位文人,他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或许感受到了生活的艰辛和对国家前途的忧虑。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创作了这首《残腊喜雪》,表达了他对一场瑞雪的喜悦和对来年丰收的期盼。诗句中透露出作者对自然界的关注和对于民生疾苦的关注。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