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念奴娇

标题包含
念奴娇
倚藤临水,照丰姿自笑,天然丘壑。 利鞅名缰成底事,空把此身缠缚。 李杜文章,良平事业,且束之高阁。 浩然归去,暮霞残照零落。 闻道西北埃尘,东南形胜,次第清河岳。 此等功名尘世事,与我初无关约。 十里松萝,一蓑烟雨,说甚扬州鹤。 倚栏长啸,玉轮飞上天角。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华岳,字子西,号翠微山人,南宋时期著名的抗金义士。他生于公元1109年,卒于公元1138年,浙江青田人。 华岳年轻时就胸怀大志,关心国家大事。他曾多次参加科举考试,但都未能及第。后来,金兵入侵中原,...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依靠藤蔓、面对流水,欣赏这大自然的优美轮廓,不禁心生自喜。名利如同缰绳,让人陷入束缚。李杜的文章才华,张良、陈平的功业成就,如今只能暂且束之高阁。内心充满浩然之气,向晚的晚霞与零落的残阳一同映照出归去的决心。 听说西北一片风尘,东南地区的地理形势优越,如同清流环绕着山岳。这种种功名利禄都是俗世琐事,于我而言并无干系。这十里长的松萝,一蓑烟雨的风景,便是我所追求的美好生活。倚着栏杆长叹一声,望着天上的月亮渐渐升起在遥远的地方。
去完善
释义
《念奴娇》:词牌名。 华岳:南宋末年的文人。 倚藤临水,照丰姿自笑,天然丘壑:倚着藤蔓靠近水边,自己欣赏这自然的姿态,就像天然的山水风景。 利鞅名缰:名利如同马缰束缚了人生自由。这里指被世俗的功利观念所困扰。 李杜文章,良平事业:李杜的文章,良平的事业,比喻美好的事物。这里指功名成就,但不如放弃这种追求,把它们都束之高阁。 浩然归去,暮霞残照零落:以豪迈的态度回归自然,看那晚霞渐渐消失。 闻道西北埃尘,东南形胜,次第清河岳:听闻西北战乱不断,东南地势优越,山河壮美。 此等功名尘世事,与我初无关约:这些功名利禄的事情与我都无关,我并没有参与其中的约定。 十里松萝,一蓑烟雨,说甚扬州鹤:这句话描写一幅超脱世俗的场景,表示对名利之事的不屑。 倚栏长啸,玉轮飞上天角:倚着栏杆大声呼喊,月亮正缓缓升起。
去完善
赏析
本词借景抒情,意境开阔,生动地描绘了主人公洒脱超然的形象。开篇便展示了一副倚藤临水、自笑丰姿的画卷,传达出与自然和谐相融的境界。随后在对比中讽刺名利场中人们束缚自己的身心灵,提倡追求自由精神。通过“李杜文章,良平事业,且束之高阁”表达了对儒家思想的理解和超越,表现出一种诗意的道家哲学情怀。词人在“浩然归去”一句中表达了自己对功名的超脱态度,犹如黄昏时分的晚霞,展现出一种深深的哲理之美。 下片词人描述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与感慨,运用西北、东南等地名暗喻对国家的责任感。然而,这种功名之事对主人公而言只是身外事,体现出诗人崇高的思想境界。最后三句通过描写闲适生活的画面以及对玉轮的关注,深化了词人对世界的理解和对人生哲学的思考。 全词以豪放俊逸的风格展现了一个不拘一格、放荡不羁的人物形象,同时传达了作者向往超脱世俗纷扰、追求至高无上的精神境界的心声。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念奴娇》是南宋词人华岳的一首名篇。这首词创作于南宋时期,大约公元1180年前后。此时的华岳正值壮年,满怀报国之志,却因种种原因未能得到朝廷的重用,因此对国家的现状和自身的处境有着深刻的体会。 在南宋时期,国家正处于金、宋对峙的紧张局势之中。北方国土丧失,民族矛盾尖锐,百姓疾苦深重。华岳身为一介书生,虽然无法亲自走上战场杀敌报国,但他通过诗词表达了自己的忧国忧民之心和对朝廷的强烈不满。这首《念奴娇》正是他在这个特殊时期的情感抒发之作。 在词中,华岳以磅礴的笔触描绘了江山壮丽的景象,以及英雄豪杰的气概。然而,这些美好的画面却被现实中的腐败无能所玷污。他痛心疾首地谴责那些庸碌无能的官僚,希望他们能够振作起来,为国家的前途命运奋斗。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