秉文荐对报罢赴任有诗示予遂和
广文予所知,京国十年旧。
出背锦囊归,人嘲饭山瘦。
去岁近臣荐,三接期在昼。
孤鸿铩翮久,高举或可就。
惨淡辞都门,颠顿不可救。
荡荡万斛舟,失在一孔漏。
相见嗟塌翼,谁与格困兽。
危根逐轻流,蹇步难远骤。
予庭有疏松,风声响泉溜。
墙阴多杂花,晴日渐妍秀。
都城帝子家,碧香寄新酎。
期君一来过,猎猎直飞袖。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广交朋友在于所识,北京已十载离别。
离京背囊归来,他人嘲笑我像饭山的瘦僧。
去年受到近臣举荐,期待三次相见的白天。
孤独的鸿雁久病翅膀,展翅高飞或许有望。
告别京都,身心疲惫无法治愈。
大大的万斛舟,败在一个小孔。
相见时哀叹天意弄人,谁能与困境中的猛兽一搏?
伤残的根部随着轻流水,迈着艰难的步伐难以远行。
我的庭院有松木,风吹动的声音如同泉水流淌。
墙荫处有许多混杂的花,晴天愈发显得美好。
京城的皇族公子家,送来新鲜的醇酒。
期待你来一次拜访,让我们大醉一场。
去完善
释义
1. 广文:广文馆,是唐朝的国子监所属学校之一。这里指的是广文馆的文人。
2. 京国:京城,指长安。
3. 近臣:指皇上亲近的大臣,这里应该是指推荐他的大臣。
4. 三接:指皇上三次召见。
5. 铩翮:折断翅膀,比喻受挫。
6. 高举:提高地位。
7. 荡荡:广大无边的样子。
8. 万斛舟:形容船大。
9. 一孔漏:指一个小漏洞。
10. 塌翼:鸟的羽毛脱落,比喻困顿。
11. 格困兽:制约被困的野兽,意思是解围。
12. 危根:危险的情况。
13. 蹇步:艰难的步履。
14. 喧声:喧闹的声音。
15. 猎猎:形容风声。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抒发文人失志的诗。诗人通过描绘自己科举失意、落魄都门的境况,表达了壮志难酬的无奈。诗中,“广文予所知,京国十年旧”表明了诗人对文学的热爱和对京城生活的怀念;“出背锦囊归,人嘲饭山瘦”则透露了他在科考过程中遭遇挫折,被人嘲笑的辛酸;“孤鸿铩翮久,高举或可就”暗示了诗人在困境中仍怀有抱负,渴望一朝成名;“荡荡万斛舟,失在一孔漏”形象地表达了他在科考失利后的失落心情。最后,诗人以“期君一来过,猎猎直飞袖”表达了对朋友们的期望和鼓励,希望他们能理解自己的处境,给予支持。整首诗情感深沉,格调悲凉,展现了诗人在困厄中的坚韧品格。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名为《秉文荐对报罢赴任有诗示予遂和》,是宋朝诗人李复的作品。创作时间为公元960年-1279年之间的宋朝时期。在这段时间里,宋朝的经济、文化和科技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文人墨客众多,诗歌创作盛行。
李复作为当时的一位著名文人,他的文学造诣颇深,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然而在他的生活中,也难免遭遇挫折。在这首诗的创作期间,他可能因为科举考试未能成功而暂时离开官场,转而在地方任职。这种人生际遇使得他对现实有了更深的思考,也对自身的命运产生了忧虑。
与此同时,这个时代的社会背景也与李复的创作密切相关。宋朝是一个相对安定的时期,但在边疆地区仍然存在着战争和民族矛盾。这使得诗人对社会现实产生了深刻的关切,也促使他在诗歌中表达出自己的忧国忧民之情。在这种时代背景下,李复的诗作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鲜明的时代特征。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