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病起

标题包含
病起
病起秋将晚,高林叶半黄。 梳惊残发少,瘦觉旧衣长。 尚怯扶藜杖,犹勤检药囊。 喜抛乌帽去,曝背卧朝阳。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李复,字履中,号潏水,又号潏水先生。他是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文人、学者和官员。他的主要活动在宋仁宗和宋英宗时期(1023-1067年)。 李复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从小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他勤奋好...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病愈入秋时,树木叶半黄。 梳头发现头发稀疏,瘦得感觉衣服变长。 尚需小心持杖行走,仍需检查药品准备。 脱下乌帽,晒太阳躺在朝阳下,令人欣喜。
去完善
释义
1. 病起:疾病痊愈起来的时候。 2. 高林:高大的树林。 3. 叶半黄:树叶一半已经枯黄。 4. 梳惊:梳头发时因为头发稀疏而心惊。 5. 残发少:剩下的头发很少。 6. 瘦觉:因为身体消瘦感觉衣服变大了。 7. 旧衣长:原先的衣服现在穿长了。 8. 尚怯:还是害怕走路不稳。 9. 扶藜杖:拄着手杖行走。 10. 检药囊:检查药物口袋。 11. 喜抛:高兴地摘下帽子。 12. 乌帽:黑色的帽子。 13. 曝背:让背部晒太阳。
去完善
赏析
《病起》是唐代诗人李复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歌以秋日病起为背景,描绘了作者病愈后的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状态和心情。 首联“病起秋将晚,高林叶半黄”,点明了诗歌的背景和主题:秋天时节,病初愈。诗人通过观察周围环境的细微变化,如“高林叶半黄”,展现了季节的流转以及自然界生灵所表现出的生命力。 颔联“梳惊残发少,瘦觉旧衣长”,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的关注。通过梳理头发、感觉衣衫变长等细节描写,展示出病后诗人身体的消瘦以及对自己健康状况的关切。 颈联“尚怯扶藜杖,犹勤检药囊”,流露出诗人病愈后的心态。虽然身体尚弱,但仍坚持借助藜杖行走,并勤于查看药品,表现了诗人对康复进程的关注与担忧。 尾联“喜抛乌帽去,曝背卧朝阳”,展现出诗人病愈后愉悦的心情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摘下帽子晒太阳,在阳光下享受悠闲时光,表现出了诗人从病痛中解脱出来后对生活的热爱。 整首诗通过写景、叙事、抒情等多种手法,描绘了诗人病起后心境的转变以及对生活的热爱。诗歌情感真挚,语言质朴,给人以强烈的感染力。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病起》是南宋诗人李复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作于公元1234年,正值南宋晚期,金国灭亡、蒙古崛起之际。李复,字子阳,四川人,南宋末年著名文人,曾任州县官吏,晚年隐居山林。他生活在一个战乱频繁、民生疾苦的时代,对民生疾苦有深刻的体验和理解。 在这首诗中,李复描述了自己病愈后的心情和所见景象。诗人通过对比病中的痛苦和病愈后的喜悦,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同时,他也表达了对自己身体状况的担忧和对未来命运的忧虑。 在诗人的时代,南宋正面临着严重的外部压力。金国被蒙古灭,蒙古势力迅速扩张至江南地区,给南宋带来了极大的威胁。在这种情况下,李复作为一位关心国家命运的文人,自然会对时局产生担忧。然而,他在面对困境时,并没有消极逃避,而是选择了积极面对,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国家尽一份力。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