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道宗下第东游
举宗文雅孰能陪,须信菰芦出美才。
失意不劳悲玉璞,投知应得上金台。
晓离村店侵残月,昼歇津亭避疾雷。
东道诸侯多重士,融樽处处为君开。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整个家族都在追求文学优雅,有谁可以陪伴呢?确实需要相信,从寻常百姓中也能诞生出才华横溢的人才。失去时机无须悲伤如玉碎,真诚待人终会遇见知音并登上金台。清晨离开乡村客栈时还残月高挂,白天在渡口的小亭子里暂且休息以躲避疾风骤雨。东方的道路,各个诸侯们都尊敬知识分子,融情入酒,随处都可以为你打开。
去完善
释义
1. 举宗文雅:全宗族的文化底蕴;举,全体;宗,宗族;文雅,指文学素养和礼仪规范。
2. 须信:必须相信;须,必须;信,信任。
3. 菰芦:一种生长在水边的植物,此处代指元道宗生活的乡村环境。
4. 美才:优秀人才;美,美好,赞许;才,才能,才干。
5. 玉璞:未经琢磨的玉石,喻指未显露才华的人;玉,玉石;璞,未经加工的玉石。
6. 投知:得到有识之士的赏识;投,得到;知,认识,了解。
7. 上金台:登上黄金台;上,登上;金台,黄金铸成的台阶,象征荣华富贵。
8. 晓离:早晨离开;晓,天刚亮的时候;离,离开。
9. 村店:乡村小店;村,乡村;店,店铺。
10. 侵残月:靠近将落的月亮;侵,临近;残月,即将落下的月亮。
11. 昼歇:白天休息;昼,白天;歇,休息。
12. 津亭:渡口处的凉亭;津,渡口;亭,凉亭。
13. 避疾雷:躲避迅疾的雷电;避,躲避;疾雷,快速的雷电。
14. 东道诸侯:东方的诸侯国;东道,东方的道路;诸侯,周朝时分封的各诸侯国的统治者。
15. 重士:尊重知识分子;重,重视;士,知识分子。
16. 融樽:宴席;融,融洽;樽,古代盛酒的器具。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杨亿在科举落第后的诗作,表达了诗人失落中依然坚定信念的情怀。“举宗文雅孰能陪”表达了他对自己的期许和抱负,但现实却是"举宗文雅"无人能陪,他感到孤独无助。但他坚信他的才华不会因为科举失利而被埋没,"须信菰芦出美才"就是说他相信自己就算在艰难困苦中也能有不俗的表现,就如古人所说的"寒窑出才子"一样。
接着,诗人在描述自己现在境遇的同时,也表现出了乐观的态度:“失意不劳悲玉璞,投知应得上金台”。也就是说虽然自己现在的境遇并不是很好,但是也不必因为暂时的失意而过于伤心,因为他相信只要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才能,他会得到应有的认可和尊重。
在接下来的诗句中,诗人以具体的行动描绘了旅程中的点点滴滴,“晓离村店侵残月,昼歇津亭避疾雷”。通过这些具体的描绘,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虽然旅途艰辛,但心情仍然愉悦。同时也可以看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执着。
最后,“东道诸侯多重士,融樽处处为君开”则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一种期待和信念。他认为只要是金子总会发光,只要他有真才实学,总会有识货的人欣赏他、重用他。总的来说,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在挫折面前表现出坚韧不拔的精神,同时也表达了他对自己才能的信心和对未来生活的乐观态度。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元道宗下第东游》是宋代诗人杨亿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描述了元道宗在科举落第后,选择东游四海寻找人生价值的经历。诗中将山水风光的描绘和对元道宗坚忍不拔精神的颂扬融为一体,展现出杨亿对人生哲理的独特见解和深刻洞察。
杨亿生活于北宋初期,时值国家社会政治较为稳定,经济相对繁荣的时期。然而在这个时代,士人阶层却面临着科举制度的压力。为了进入仕途,许多文人不得不投身科举考试,以实现自己的人生抱负。而科举之路充满艰辛,许多人无法金榜题名,甚至终身不得志。在这种背景下,杨亿通过对元道宗的描绘,表达了对那些执着追求真理、勇往直前的人们的敬意。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