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搭柳栏干倚伫频
搭柳栏干倚伫频,杏帘胡蝶绣床春。十年花骨东风泪,几点螺香素壁尘。
箫外月,梦中云,秦楼楚殿可怜身。新愁换尽风流性,偏恨鸳鸯不念人。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新生的忧愁早已磨灭了昔日的风流本性,偏偏怨恨那成双成对的鸳鸯不懂得人间的孤寂。

去完善
释义
箫外月:指月下吹箫的情景;梦中云:比喻虚幻的梦境;秦楼楚殿:泛指华丽的楼阁,暗喻往昔繁华的生活。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词以春日景象开篇,借柳枝、杏花、蝴蝶等意象营造出一种柔美却略带哀伤的氛围。上片通过“倚伫频”与“绣床春”的对比,将主人公内心的孤寂与外界的生机形成鲜明反差,暗示了其复杂的情感世界。“十年花骨东风泪”一句尤为动人,既描绘了时间的流逝,又寄托了深沉的感伤。
下片转入梦境与现实的交织,“箫外月”与“梦中云”勾勒出一幅朦胧的画面,展现了词人对往昔繁华生活的怀念。然而,“秦楼楚殿可怜身”一句则点明了这种怀念背后的凄凉与无奈。结尾处“新愁换尽风流性”直抒胸臆,道出了岁月变迁带来的沧桑感,而“偏恨鸳鸯不念人”更以巧妙的拟人手法,将孤独之情推向高潮。
整首词语言清丽,意境深远,既有对外界景物的细腻刻画,又有对内心世界的深刻剖析,充分体现了史达祖婉约词的艺术特色。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词创作于南宋时期,彼时史达祖正经历着人生中的困顿与感伤。他仕途不顺,情感上亦有诸多遗憾,内心的愁绪无处排解。春日里,他独倚栏杆,面对眼前柳絮飘飞、蝶舞翩跹的景象,不禁触景生情,回忆起往昔的繁华与如今的落寞,感慨时光易逝、青春难再,遂写下此词,寄托自己深沉的哀思与无奈。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