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姝媚
烟光摇缥瓦。
望晴檐多风,柳花如洒。
锦瑟横床,想泪痕尘影,凤弦常下。
倦出犀帷,频梦见、王孙骄马。
讳道相思,偷理绡裙,自惊腰衩。
惆怅南楼遥夜。
记翠箔张灯,枕肩歌罢。
又入铜驼,遍旧家门巷,首询声价。
可惜东风,将恨与、闲花俱谢。
记取崔徽模样,归来暗写。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烟云笼罩着青色的瓦片。
望着晴朗屋檐下的多风,柳絮如同洒落。
华丽的瑟横在床上,想起泪水和尘埃的影子,凤凰弦时常响起。
疲倦地从犀牛帷幔中出来,频繁地梦见王孙骄纵的马。
隐瞒着对你的思念,偷偷整理丝绸裙子,自己惊讶于腰部的弯曲。
感慨地在南楼的漫长夜晚。
记得当年用竹帘点亮灯光,枕着肩膀唱歌。
再次走进曾经的家门巷口,首先询问你的声望和地位。
可惜春天的东风,把怨恨与闲散的花朵一起凋谢。
记住崔徽的模样,回来时悄悄描绘。
去完善
释义
1. 烟光摇缥瓦:烟光指烟雾,缥瓦指轻飘飘的瓦片。这句话形容烟雾弥漫,瓦片上的灰尘随风飘动。
2. 望晴檐多风,柳花如洒:晴檐指晴朗的天空,多风指多风的日子,柳花如洒形容柳花的飘落就像下雨一样。
3. 锦瑟横床:锦瑟是一种华丽的琴,横床是指床铺。这句话形容锦瑟放在床上。
4. 想泪痕尘影,凤弦常下:泪痕指流泪的痕迹,尘影指尘埃的影子,凤弦指琴弦。这句话形容泪水流过脸上,琴弦经常弹奏。
5. 倦出犀帷,频梦见、王孙骄马:犀帷是一种华丽的帷帐,王孙骄马形容王孙骑马的姿态。这句话形容从犀帷中出来,频繁地梦见王孙骑马的样子。
6. 讳道相思,偷理绡裙,自惊腰衩:讳道指隐瞒思念之情,绡裙指丝绸裙子,腰衩指衣服的腰部。这句话形容隐藏对对方的思念,偷偷整理丝绸裙子,突然发现自己腰部变粗了。
7. 惆怅南楼遥夜:南楼指南边的楼台,遥夜指遥远的夜晚。这句话形容在南楼的遥远夜晚,感到惆怅。
8. 记翠箔张灯,枕肩歌罢:翠箔指绿色的帘子,张灯指点亮灯光,枕肩歌罢形容唱歌到深夜。这句话回忆在翠箔张灯的夜晚,一起唱歌到深夜。
9. 又入铜驼,遍旧家门巷,首询声价:铜驼指铜制的骆驼,门巷指街道,声价指名声价值。这句话形容再次走进曾经走过的街道和门巷,首先询问对方的声音和价值。
10. 可惜东风,将恨与、闲花俱谢:闲花指无用的花朵,俱谢表示都凋谢了。这句话感叹春天的东风把怨恨和无用的花朵一起吹落。
11. 记取崔徽模样,归来暗写:崔徽是古代一个美丽的女子,暗写指偷偷描绘。这句话提醒记住崔徽的美丽样子,回来时偷偷描绘。
去完善
赏析
《三姝媚》是南宋词人史达祖的一首词作,以优美的笔触描绘了离别后的思念之情。词中通过对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词人对离别的无奈和深深的思念。
上片开篇“烟光摇缥瓦”,以烟云笼罩的景色,营造出一种朦胧、神秘的氛围,为整首词定下了基调。接着“望晴檐多风,柳花如洒”,描绘了春天的景象,柳花随风飘散,寓意着时间的流逝和离别的伤感。“锦瑟横床,想泪痕尘影,凤弦常下”,通过锦瑟、泪痕、尘影等意象,表达了词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和对离别的无奈。
下片“倦出犀帷,频梦见、王孙骄马”,描绘了词人在疲惫之余,仍然无法忘怀对远方的思念,梦境中的情景仿佛真实发生一般。“讳道相思,偷理绡裙,自惊腰衩”,通过对闺房之内的描绘,展现了词人内心的挣扎和无奈,同时也表现了她的娇羞和柔情。
结尾“惆怅南楼遥夜。记翠箔张灯,枕肩歌罢”,回顾了过去在南楼的美好时光,如今只剩下无尽的惆怅和回忆。“又入铜驼,遍旧家门巷,首询声价”,词人再次回到曾经的地方,寻找那已不再存在的美好时光,感叹物是人非。
最后“可惜东风,将恨与、闲花俱谢。记取崔徽模样,归来暗写”,以“闲花俱谢”象征美好的逝去,表达了词人对过去的留恋和对未来的期待。整首词以优美的笔触,展现了词人对离别的无奈和深深的思念,令人感慨万千。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三姝媚》是南宋著名词人史达祖的一首词作。这首词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南宋时期,具体年份尚无确切的记载。在这段时间里,史达祖作为南宋朝廷的一名官员,经历了宦海沉浮,人生际遇颇为复杂。
在南宋时期,由于金兵的侵略,国家局势动荡不安。史达祖作为一名文人,对国家的命运深感忧虑。然而,他在朝廷中的地位并不高,无法直接参与政治决策,只能通过诗词来表达自己对国家的关切之情。
在这首《三姝媚》中,史达祖以“三姝”比喻南宋的三位皇后,表达了对她们美貌和才情的赞美。同时,他也暗示了南宋朝廷内部的矛盾和纷争,以及国家面临的困境。通过这首词,我们可以看出史达祖对国家命运的担忧,以及对朝廷政治的深刻洞察。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