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东风第一枝

标题包含
东风第一枝
巧沁兰心,偷黏草甲,东风欲障新暖。 谩凝碧瓦难留,信知暮寒轻浅。 行天入镜,做弄出、轻松纤软。 料故园、不卷重帘,误了乍来双燕。 青未了、柳回白眼。 红欲断、杏开素面。 旧游忆著山阴,厚盟遂妨上苑。 寒炉重暖,便放慢春衫针线。 恐凤靴、挑菜归来,万一灞桥相见。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史达祖(1070年-1130年),字邦卿,号梅溪,汴京(今河南开封)人。北宋著名词人。 史达祖出身贫寒,但勤奋好学,才华横溢。他在宋哲宗元祐年间考中进士,历任地方官职。在任期间,他关心民生,体察民情...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花香四溢,草叶粘附,春天的气息仿佛被东风阻挡,让人感受到温暖的变化。 碧绿的屋顶上,雪花难以停留,人们知道傍晚的寒气虽然轻柔,但却难以抵挡。 天空如镜,阳光照耀,春风吹拂,轻抚大地。 想来家乡的那层薄雾,可能误了双燕的归途。 绿色的柳枝,如同白眼的眼睛;红色的杏花,绽放出素雅的面容。 回忆起旧日的游玩之地,想起与朋友的约定,却不得不放弃。 寒冷的炉火重新温暖,慢悠悠地缝补春天的衣裳。 担心那日,在挑菜的活动中归来,或许会在灞桥与故人重逢。
去完善
释义
1. 巧沁兰心:形容春天的气息轻轻渗透并感染着兰花。兰心,指兰花的香气。 2. 偷黏草甲:形容春天的气温逐渐升高,小草上的霜雪开始融化,如同被偷偷地黏去。草甲,指春天的草。 3. 东风欲障新暖:春风吹拂,带来新的温暖感觉。障,阻挡。新暖,春天的温暖。 4. 谩凝碧瓦难留:碧瓦上的霜雪难以留住。谩凝,霜雪凝结。碧瓦,琉璃瓦。 5. 信知暮寒轻浅:确实知道傍晚的寒气很轻微。信知,确实知道。暮寒,傍晚的寒气。轻浅,轻微。 6. 行天入镜:天空如行走的天,镜子般明亮。行天,天空。入镜,像镜子一样明亮。 7. 轻松纤软:形容春天的微风轻盈柔软。轻松,微风。纤软,轻盈柔软。 8. 故园、不卷重帘:家乡的房子,窗帘没有卷起。故园,家乡。不卷,不卷起。重帘,厚重的窗帘。 9. 误了乍来双燕:错过了刚刚飞来的两只燕子。乍来,刚来。 10. 青未了、柳回白眼:绿色的柳枝开始回转,像眼睛一样。青未了,绿色的柳枝。柳回白眼,柳枝回转像眼睛。 11. 红欲断、杏开素面:红色的杏花快要凋谢,但开放的面容依然素雅。红欲断,红色的花瓣快要凋谢。杏开素面,杏花的面容依然素雅。
去完善
赏析
《东风第一枝》是宋代词人史达祖创作的一首咏春词。这首词以春天的景物为背景,通过对东风、兰心、草甲等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春天的美好与短暂。同时,词人还通过回忆旧游和约定重逢,表达了人们对春天的期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词的开篇,史达祖以“巧沁兰心,偷黏草甲”来形容春天的气息,仿佛春天的气息是兰花的香气渗透到了兰花的心中,又像是小草的叶子粘附在了草甲上。这两个形象的比喻,让人感受到了春天的微妙与美好。接下来,“东风欲障新暖”一句,描绘了春风吹拂的情景,仿佛春风在阻挡着春天的温暖,让人想起了春天的多变和短暂。 在词的下半部分,史达祖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春天的热爱。“行天入镜,做弄出、轻松纤软”,形容春天的天空如镜子般明亮,阳光照耀在大地上,万物生长,生机勃勃。而“料故园、不卷重帘,误了乍来双燕”则表达了词人对故乡春天的期待,以及对错过春天的遗憾。 接下来,词人通过“青未了、柳回白眼”和“红欲断、杏开素面”两个画面,描绘了春天柳树的翠绿和杏花的红艳,展现了春天的多彩。同时,“旧游忆著山阴,厚盟遂妨上苑”两句,表达了词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以及对未来重逢的期待。 最后,“寒炉重暖,便放慢春衫针线”一句,描绘了人们在春天的温暖中,放慢了生活的节奏,开始编织春天的故事。而“恐凤靴、挑菜归来,万一灞桥相见”则表达了词人对未来重逢的担忧,以及对未来美好时光的期待。 总的来说,《东风第一枝》是一首描绘春天美景、表达人们对美好生活向往的词作。史达祖以其优美的文字和丰富的想象,成功地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与短暂,让人感受到了春天的美好与希望。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东风第一枝》是南宋词人史达祖的一首名篇。这首词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167年前后,正值南宋初期,金兵入侵,国家局势动荡不安的时期。 史达祖在年轻时曾担任权臣韩侂胄的幕僚,后因韩侂胄北伐失败而被牵连,受到黥面流放的刑罚。这段人生经历使他对国家的命运和个人的遭遇有着深刻的体会。在这首词中,他借咏梅抒发自己的感慨,表达了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忧虑。 同时,这个时期的社会风气也影响了史达祖的创作。南宋初期,文人墨客们多崇尚婉约、细腻的词风,史达祖也不例外。他在《东风第一枝》中运用了许多细腻的情感描绘,如“雪满长空,月满长空”等句,展现了梅花的高洁品质,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个人遭遇的感慨。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