汲古斋
人言曲误周郎頋,岂谓周郎真好古。
长歌短调各风流,说尽心招及眉语。
颇闻汲古用修绠,乃知余事工律吕。
君躯三尺胆如斗,欲窥唐虞探邹鲁。
顷来长安阔画眉,时人半额相媚妩。
天姿洁白恶丹铅,独有溪头浣纱女。
要知学者用心处,不追时好乃如许。
君家有井千尺深,容我时攀辘轳否。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人们谈论到音乐上的错误会令周郎回顾,但这并不代表周郎真的热爱古代的事物。长调的诗歌和短调的歌词各有风采,都在诉说着内心的情感和思想。听说您努力学习和汲取古代的精髓,我才明白您在音乐上的成就并非偶然。您的才华犹如那三寸之舌一般出色,想要探寻古代文明的伟大。近期在长安城外,有美人梳妆时额头的妆容,让人们赞叹不已。然而只有那些自然美丽的女子,她们才如同那溪流边洗衣的女子一样纯洁美丽。要知道,学者们用心的地方,是不追求世俗的喜好。那么,您家有无那口千年的深井呢?是否允许我时常攀爬呢?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曲误周郎顧:指周瑜精于音律之事。传说周瑜善听琴声,能辨其误。此处引申为周瑜精通音乐。
2. 好古:爱好古代的事物,这里指周瑜热爱古典音乐。
3. 长歌短调:指不同形式的歌曲。
4. 心招:即“心谣”,源自《诗经·小雅·采菽》中“君子阳阳,燕笑言言”的诗句。
5. 眉语:皱眉传意,相传为古人交谈的一种方式。
6. 汲古用修绠:取古人之智慧以充实自己。汲古,汲取古人的智慧;修绠,清洗过的井绳,喻指古人的教诲。
7. 工律吕:擅长音律。
8. 胆如斗:形容胆子大,敢于尝试。
9. 唐虞:唐朝、虞舜的并称,泛指盛世。
10. 邹鲁:指儒家学派的发源地。
11. 长安:古都西安,这里是比喻繁华的京城。
12. 画眉:古代妇女画眉,表示美丽。
13. 媚妩:妩媚,柔美的样子。
14. 丹铅:红色的颜料,这里用来形容涂脂抹粉。
15. 溪头浣纱女:指溪水边的洗衣女子,她们以天然的美著称。
16. 时好:当时的时尚潮流。
17. 如许:如此,这样。
18. 君家有井千尺深:借用“凿井得泉”的典故,寓意作者向往的学识渊博的境界。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关于传统文化和学者精神的高雅之作。诗人通过一系列形象的比喻和拟人化的手法,表达了对古代文化的尊崇和对学者的赞美。首先,诗人提到“人言曲误周郎頋”,以周瑜的故事作为引子,展现出对古人智慧的敬仰。接着,通过对“长歌短调”的描绘,强调了诗词的魅力和独特风格。然后,诗中提到“汲古用修绠”,表示在学习和传承古代文化方面所做出的努力。同时,诗人还表达了对周郎精神的向往,以及其勇气和决心探索古代文化的坚定信念。此外,诗人还通过“长安阔画眉”这一形象,表达了当时社会的浮华现象,并通过对比,突出了学者应有的品质和追求。最后,诗人呼吁人们要关注学者的用心之处,不要过分追求时好,保持独立思考和创新精神。整首诗层次分明,意象丰富,展现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和独到见解。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汲古斋》这首诗出自南宋诗人谢薖之手,创作于公元1145年左右。
在那时,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都发生了重大变革。在政治上,北宋时期繁华的盛世已经远去,取而代之的是战乱频仍,民生困苦。由于金兵入侵,北宋灭亡,南宋建立,但国家的局面并未有大的改观。在经济上,传统的农业为主的经济模式受到冲击,商品经济的兴起使得城市生活变得繁荣起来,但同时也带来了贫富差距的扩大。在文化上,儒学逐渐衰落,禅宗、道学等新兴思想开始崛起,士人阶层的精神世界也呈现出多元化的倾向。
在这样动荡不安的社会背景下,谢薖作为一个知识分子,他对国家的前途充满了忧虑和思考。他在这首诗中表达了他对古人智慧和文化的敬仰,以及对现实的忧虑和对未来的期待。他的这种心情,既体现了文人墨客的情怀,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种普遍心态。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