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王殿直见寄 其一
华野非殊古所难,得安闲处未为安。
大方无外谁相到,空笑重云锁碧峦。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华阴的山野并非古代所说的险恶之地,得到安宁的地方却并不感到安宁。
谁能达到最广大的境界呢?只能嘲笑层层云雾封锁了青翠的山峦。
去完善
释义
【注解】
1. 华野:指繁华之地或富饶的田野。
2. 非殊:并非不同,一样。
3. 古所难:自古以来就难以实现的事情。
4. 安闲:安定悠闲的生活。
5. 大方:大道理,大的原则。
6. 无外:没有界限,无边无际。
7. 相到:相互到达。
8. 重云:厚重的云层。
9. 碧峦:青翠的山峦。
去完善
赏析
这首《和王殿直见寄 其一》是宋朝诗人释重显所作,诗中表达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首先,诗人以“华野非殊古所难”开篇,描绘了一幅繁华的田野景象,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接着,诗人又以“得安闲处未为安”表达自己的忧虑,即使身处安逸之地,仍感到不安。
接下来的两句“大方无外谁相到,空笑重云锁碧峦。”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理想境界的追求。诗人认为,真正的理想境界是无处不在的,但又难以达到,只能空笑那重重乌云遮住了青山绿水的美丽景色。这里,诗人用比喻的手法,将理想境界比作蓝天白云下的青山绿水,表达了追求理想过程中的无奈和感慨。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和王殿直见寄 其一》是宋代诗人释重显的作品,创作于公元10世纪末至11世纪初。在这个时期,中国正处于五代十国后期,战乱频繁,社会动荡不安。
释重显,俗姓黄,宋州(今河南商丘)人。自幼出家为僧,后在青原山参禅,成为禅宗五祖法演的弟子。他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通过诗歌表达了其对人生、自然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一个战乱频仍的时期,但作者却以一颗超脱世俗的心去观察世界,将自然景象和人生哲理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展现出一种豁达的人生态度。在诗中,作者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和对生活的热爱。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