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暮江吟

标题包含
暮江吟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是唐朝中叶的一位著名文学家。他的诗歌通俗易懂,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深受人们喜爱。 白居易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查看更多
Irisesame
去完善

译文
多么可爱的九月初三的夜晚啊,露珠圆润如珍珠般晶莹,弯弯的新月像一张精致的弓。
Irisesame
去完善
释义
可怜:可爱;真珠:即珍珠。
Irisesame
去完善
赏析
开篇两句描绘了一幅绝美的暮江图景。诗人捕捉到落日余晖映照江面的瞬间,用"铺"字生动表现出阳光平展地洒在水面上的动态感。通过“半江瑟瑟半江红”的色彩对比,展现出秋日黄昏时分江面的瑰丽景象。 后两句转而描写夜晚景色。诗人以“可怜”开篇,流露出对这美好夜色的喜爱之情。将露珠比作珍珠,新月喻为弯弓,两个精妙的比喻使画面更加鲜活生动。整首诗通过对暮江早晚景色的细腻刻画,表达了诗人远离官场纷争后的闲适愉悦心境。语言清新自然,意境优美动人。
Irisesame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暮江吟》这首诗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之手,创作于唐元和年间(806-820年)。这一时期是唐朝中期,社会政治动荡不安,民族矛盾尖锐。白居易在年轻时曾任翰林学士,因直言敢谏,遭贬为江州司马。他在江州期间,深刻体会到民间疾苦,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创作了许多具有现实意义的作品。 这首《暮江吟》描绘了夕阳西下时分的江景,江水东流,残阳如血,展现出一种苍茫而悲壮的氛围。这与当时的社会环境以及诗人的生活经历息息相关。在白居易看来,人生如同江水一般流逝不息,无论怎样努力都难以挽留时光的脚步。这种感慨也反映了他对生命的敬畏和对现实的无奈。然而,正是这种深沉的哀愁和无尽的思念,使得这首诗成为了古代诗词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Irisesame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