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次家大人初抵海陵官舍元韵
风饕雪虐苦侵陵,已免寒舟问水程。
苇屋虚檐交夜气,边城疏鼓逗天明。
囊空尚可充饥色,官冷何妨远市声。
且辨新篘供一笑,竹君清绝对梅兄。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狂风大雪中备受折磨,但已经度过了这段寒冷的日子。夜色渐深,交错的芦苇屋和虚檐之间弥漫着寒气,边城的稀疏鼓声打破了黎明的寂静。虽然囊中空空如也,但仍能保持乐观的心态。当官不遂又如何?远离尘嚣的生活同样能充满乐趣。暂且辨别一下新酿的美酒,与竹子、梅花相伴,共享这一笑置之刻吧。
去完善
释义
1. 风饕雪虐:形容风雪猛烈。饕:贪婪;虐:残暴。
2. 侵陵:侵害,欺凌。
3. 寒舟:寒冷的船只,这里指代船上的生活。
4. 水程:水上行程,指水路行程。
5. 苇屋:用芦苇做屋顶的房屋,形容简陋的住处。
6. 虚檐:凌空的房檐。
7. 夜气:夜间清凉的空气。
8. 边城:边疆的城市。
9. 疏鼓:稀疏的鼓声。
10. 逗天明:破晓之时。
11. 囊空:指囊中空空如也,身无分文。
12. 充饥色:勉强填饱肚子。
13. 官冷:指官员不受重用或地位低下。
14. 远市声:远离市井的喧嚣。
15. 新篘:新酿的酒。
16. 竹君:竹子,此处意指竹子酿出的酒。
17. 对梅兄:与梅花相比。
去完善
赏析
在这首孙应时的《恭次家大人初抵海陵官舍元韵》中,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严寒的冬日景象,并通过诗中的形象和氛围展现出一幅宁静而略带寂寥的画面。“风饕雪虐苦侵陵”一句展现了冬日的寒冷和恶劣的自然环境,使人感受到诗人艰苦的生活条件。然而,在这种艰苦的环境中,诗人却能够“已免寒舟问水程”,这表现出诗人的坚韧和乐观精神。
在接下来的诗句中,诗人描述了他在寒冷的夜晚和黎明时分的生活场景。“苇屋虚檐交夜气”与“边城疏鼓逗天明”两句分别展示了夜晚和黎明的景象,为读者呈现了一幅宁静而安详的画面。这些诗句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提到了他的生活状态和心态。虽然生活中“囊空”和“官冷”,但他依然保持着积极的心态,认为这是磨练自己意志的好时光。同时,他也表达了对自己生活的满足和对未来的期待。最后两句“且辨新篘供一笑,竹君清绝对梅兄”则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恭次家大人初抵海陵官舍元韵》是南宋著名诗人孙应时的作品。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南宋宁宗庆元二年(1196年)左右。当时的孙应时年仅30多岁,已经出任了地方官员,但其内心却充满了忧虑和无奈。
在那个时期,南宋朝廷偏安一隅,政治上腐败无能,官场上的党争也愈演愈烈。孙应时身为一名正直的士大夫,对这种现状深感不满。他的父亲也被任命为地方官员,但他们的仕途并不顺利,时常受到排挤和打压。
在这样的背景下,孙应时写下了这首《恭次家大人初抵海陵官舍元韵》,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对家族命运的担忧。诗中提到了海陵这个地方,位于今江苏省泰州市,当时是一个相对偏僻的地方。诗人在诗中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父亲初抵海陵官舍的场景,表达了父子之间深厚的情感。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在南宋政治腐朽、党争激烈的大背景下,孙应时以忧国忧民的心情创作出的,充分展示了他作为一名正直士大夫的情怀和担当。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