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挽赵泰州母刘夫人

标题包含
挽赵泰州母刘夫人
玉叶宜家旧,金花锡命稠。 修龄开九秩,荣养指三州。 足矣真无恋,翛然去不留。 板舆行乐地,萧瑟桂花秋。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孙应时(1524年-1580年),字季和,号淮海居士,浙江绍兴人。明朝政治家、文学家。 孙应时出身书香门第,自幼聪颖好学,博览群书。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中举人,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登进...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家世古老传承至今,家族的荣耀和财富浓厚得如同金花的锡命(象征富贵荣华)。年岁已至九十高龄,享受尊荣的生活(荣养指三州:荣誉、尊敬与财富)已经足够满足,并不需要再留恋什么。到了一定时候,潇洒地离去并不留恋留连。回忆那无忧无虑的日子,恍如桂花香飘的秋天那样美好。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玉叶:古人对王族子弟的美称。这里指赵泰州母刘夫人的出身尊贵。 2. 金花:古代皇后、太子等人的封号。这里指刘夫人受封的高贵地位。 3. 锡命:皇帝赐予的命令或赏赐。这里形容刘夫人受到皇帝的宠爱和优待。 4. 修龄:长寿。这里称赞刘夫人高寿。 5. 九秩:九十岁。这里指刘夫人的年龄。 6. 荣养:享受荣华富贵的生活。这里描述刘夫人的生活状态。 7. 三州:古代的行政区划,泛指多个地方。这里形容刘夫人所居住的州郡之多。 8. 真无恋:真正没有留恋。这里表示刘夫人在离世前没有牵挂和遗憾。 9. 翛然:超脱的样子。这里形容刘夫人离世时的从容和坦然。 10. 板舆:古代皇帝乘坐的车舆。这里代指皇帝。 11. 桂花秋:桂花的香气在秋天最为浓郁。这里借桂花秋天的美景表达对刘夫人逝世的哀悼之情。
去完善
赏析
《挽赵泰州母刘夫人》孙应时 玉叶宜居(家)旧,金花锡命稠。 修龄开九秩,荣养指三州。 足矣真无恋,翛然去不留。 板舆行乐地,萧瑟桂花秋。 赏析:首联“玉叶宜家旧,金花锡命稠”描述了刘夫人出身名门、受到尊荣的富贵生活;颔联“修龄开九秩,荣养指三州”则形容她享寿高年且受子孙敬爱;颈联“足矣真无恋,翛然去不留”传达了刘夫人生前胸怀宽广,坦然面对生死的无畏态度;尾联“板舆行乐地,萧瑟桂花秋”则以秋风中的桂花形象,象征刘夫人离世后的孤独与凄凉。全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情的笔触,勾勒出一位高贵而又平凡的母亲形象。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挽赵泰州母刘夫人》这首古诗出自宋代诗人孙应时之手,创作于公元1165年左右。此时正值宋孝宗时期,南宋王朝在经历了一系列战乱之后,逐渐趋于稳定。然而,民间疾苦仍存,百姓生活艰难。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孙应时作为一名关心民生、正直善良的文人,对民间的苦难感同身受,于是他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赵泰州母刘夫人的哀悼之情,同时也反映了他对这个时代的忧虑和关切。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