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渡黄河有感

标题包含
渡黄河有感
一曲中流《瓠子歌》,淮南落日渡黄河。不知底绩司空日,销尽金钱尔许多。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一首流传广泛的《瓠子歌》,描绘了淮河日落时分,渡河的场景。不晓得那些担任司空职务的人们在忙什么,浪费了那么多财富和资源。
去完善
释义
【中流】指河流中央,比喻事物发展的关键时刻。 【瓠子歌】这里指汉武伐河之歌,汉武帝在瓠子口兴建桥梁以阻断泛滥的河水。 【淮南】古地区名,泛指淮河以南的地区。 【底绩司空】指东汉末年的应劭,曾任豫州刺史,曾修建过桥梁。 【销尽金钱】形容耗费大量金钱。
去完善
赏析
《渡黄河有感》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淮河沿岸渡黄河时所见的景象。开篇两句以“一曲中流《瓠子歌》”和“淮南落日渡黄河”形成鲜明的对比,前者引用了古时的《瓠子歌》,象征着岁月流转;后者则形象地描绘了黄河渡口落日的壮观景色。随后两句以问句形式感叹当年在这里修堤的司空官人花费了多少金钱与心力,暗含了对古人辛劳精神的敬仰之情。全诗情景交融,在感叹历史沧桑的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黄河的独特情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渡黄河有感》是清代诗人张氏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创作于清朝康熙年间,正值清初社会逐渐安定之际。作者在诗中表达了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和对民族英雄的敬仰之心。 张氏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自幼聪颖过人,才情出众。她的人生经历丰富,曾随父亲游历各地,见识了民间的疾苦,这也为她后来成为一名关注民生的诗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清朝康熙年间,中国社会正处于一个相对安定的时期,但由于长期的战乱和社会动荡,民众生活依然困苦。在这种背景下,张氏以女性特有的细腻情感和敏锐观察力,描绘出一幅生动的民间画卷,表达了对祖国和民族的深深眷恋。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