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
只愁风雨重阳,思君不见令人老。
行期定否,征车几两,去程多少。
有客书来,长安却早,传闻追诏。
问归来何日,君家旧事,直须待、为霖了。
从此兰生蕙长,吾谁与、玩兹芳草。
自怜拙者,功名相避,去如飞鸟。
只有良朋,东阡西陌,安排似巧。
到如今巧处,依前又拙,把平生笑。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只愁风雨重阳时,思念你的日子,我渐渐老去。
你何时回来?你的行程有多远?离我有多远?
有人送来信,说长安的消息已经传来,听说你有新的任命。
问你什么时候能回来,你的家园,我只能等待,等待你成为滋润大地的雨神。
从那时起,兰花和蕙草生长,我可以和谁一起欣赏这些美景呢?
我可怜自己,追求名利的愿望被回避,就像一只失去方向的鸟。
只有我的朋友,无论我们相隔多远,我们都像安排好的那样相处融洽。
到现在,我还是那个笨拙的人,只能笑着度过这一生。

去完善
释义
1. 重阳:指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古代有登高赏菊的习俗。
2. 征车:出征的车马。
3. 兰生蕙长:比喻子孙繁衍。
4. 功名相避:指功名难以兼得。
5. 良朋:好朋友。

去完善
赏析
《水龙吟·辛弃疾<只愁风雨重阳>》赏析:
这首《水龙吟》是辛弃疾以重阳佳节为背景,抒发对友人离别的思念之情。词中以重阳风雨作为引子,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深切思念。在词中,作者以问句的形式,表达了对友人归期的期待,同时也暗示了自己对功名事业的无奈。
下片,作者以兰蕙自喻,表达了自己在功名事业上的无奈。同时,也以良朋为伴,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然而,最终仍是以笑自己拙于功名收尾,表达了作者对命运的无尽感慨。
整首词以重阳风雨为背景,以兰蕙自喻,以笑自己拙于功名收尾,展现了辛弃疾对友情、亲情和功名事业的深刻思考。词中的情感真挚而深沉,令人感慨万千。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水龙吟》是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的一首名篇。这首词创作于公元1181年,正值金兵南侵之际,辛弃疾因力主抗金而被罢官,闲居在江西上饶一带。在这段时间里,他目睹了国家山河破碎、百姓疾苦的现实,内心充满了忧国忧民的情怀。
当时,南宋朝廷偏安一隅,不思进取,对外妥协投降,对内残酷镇压,使得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辛弃疾作为一位有理想、有担当的文人,他深感自己肩负着拯救国家和民族的重任,但却无法实现自己的抱负。在这种背景下,他创作了这首《水龙吟》,以抒发自己的壮志未酬之情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