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标题包含
永巷长年怨绮罗,离情终日思风波。 湘江竹上痕无限,岘首碑前洒几多。 人去紫台秋入塞,兵残楚帐夜闻歌。 朝来灞水桥边问,未抵青袍送玉珂。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谿生,又号樊南生,唐朝著名诗人。他的诗才横溢,尤以律诗和绝句见长,被誉为“小李杜”之一(另一位是杜牧)。 李商隐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父亲是一位地方...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清晨来到灞水桥边询问行人归期,却发现这世间的种种离愁别恨,都不及一位寒士送别显贵时所流露出的那种复杂情感更加深刻。
去完善
释义
灞水桥:长安附近著名的送别之地;青袍:低级官员服装;玉珂:马饰,象征高贵身份。
去完善
赏析
全诗以“泪”贯穿始终,通过描绘不同情境下的哭泣与感伤,展现了人生的多重悲剧色彩。开篇两句描写宫中女子的幽怨与离人的牵挂,奠定了全诗忧郁的基调。中间四句运用历史典故,将个人的小我情感融入宏大的历史背景中,既表现了时间的无情流转,又突出了人类共同的情感体验。最后两句则从具象转向抽象,以灞水桥边的问答收束全篇,表达了诗人对于地位悬殊造成的心理落差的敏锐洞察。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充分体现了李商隐诗歌特有的朦胧美与哲理思考。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晚唐时期,作者李商隐正处于人生中历经坎坷、仕途失意的阶段。他深陷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郁郁不得志,内心充满苦闷与无奈。此诗以“泪”为主题,借古喻今,通过一系列历史典故和凄美意象,抒发了对人生离别、命运无常的感慨,以及对自身境遇的悲叹。这些情感最终化作泪水,成为一种超越时空的哀愁象征。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