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梅花二首

标题包含
梅花二首
应为阳春信未传,固将青艳属残年。 东君欲待寻佳约,剩寄衣香与粉绵。 迎春雪艳飘零极,度夕蟾华掩映多。 欲托清香传远信,一枝无计奈愁何。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阳春的气息尚未广泛传播,因此这美丽的春色独属于迟暮之年。 春天的主人期待着寻找美好的约定,只能将衣物和花香留给过去的日子。 迎春花随风飘落,在月光下显得更加娇艳。夜晚的月亮似乎也在诉说着许多故事。 想要借助这一抹清香传递远方的信息,但却无奈地无法消除心中的忧愁。
去完善
释义
1. 阳春:春天的美称,这里指梅花的盛开。 2. 青艳:绿色的梅萼,此处用以描绘梅花的青春气息。 3. 东君:日神或春神,这里用来指代春天。 4. 剩寄:残存的寄托。 5. 衣香:梅花香气。 6. 粉绵:形容花瓣。 7. 迎春雪艳:意指梅花凌寒绽放,迎接新春。 8. 度夕蟾华:度过夜晚的月光,此处形容梅花的夜间美丽。 9. 清香:梅花的香气。
去完善
赏析
《梅花二首》是唐代诗人王初以梅花为主题创作的两首诗。这两首诗分别从梅花的自然形态和情感寓意两方面来描绘和表达。 第一首诗赞美了梅花坚韧不屈的品质。虽然春天还未到来,但梅花仍然在寒冷的冬天盛开,给人们带来春天的信息。诗人用“青艳”来形容梅花,既表达了梅花的颜色特征,也赋予了梅花生命力和活力的意象。诗中的“东君”指的是太阳神,象征着春天的到来。诗人认为梅花等待春天的到来,就如同等待着一场美丽的约会,那扑鼻的芳香和洁白的花瓣便是她留给春天的礼物。这首诗通过赞美梅花的品质和品格,表达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期待和对生活的热爱。 第二首诗则通过对梅花的描绘,表达了诗人的惆怅之情。诗中描述了梅花在春天的阳光下飘落、月光照耀下的美景。然而,诗人并未被这些美景所吸引,反而感到孤独和忧虑。他希望通过梅花的清香传递远处的思念,但梅花却难以承载他的忧愁。这首诗通过对比梅花的美丽与诗人的忧郁,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无奈和对远方的思念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梅花二首》是唐代诗人王初所作的组诗,共两首。这两首诗作于唐宪宗元和年间(公元806-820年)。王初生活在中晚唐时期,当时社会矛盾尖锐,政治斗争激烈。诗人以咏梅为题,通过描绘梅花的风骨和品性,表达了诗人高洁的志趣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之情。 在这个时代,唐朝正处于安史之乱后的重建期,尽管中央政府努力恢复秩序,但地方割据、宦官专权等问题仍然严重。在这期间,王初生活坎坷,曾在长安求学,却因家贫而中途辍学。后来虽通过科举考试步入仕途,但因不满现实黑暗,辞官回乡。他在文学上颇有造诣,擅长写咏物诗,特别是这首《梅花二首》,更表现出他孤傲、清高的个性和坚贞不屈的精神风貌。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