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官松

标题包含
官松
团团翠盖中圆规,风雨精神壮两仪。 一日不戕凌雪操,千年留得入云枝。 长垂道路清凉荫,更有神仙洒落姿。 南国至今忠恵泽,往来那更诵坡诗。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陈宓(1092年-1152年),字师复,号复斋居士,福建莆田人。他是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文人、官员,以博学多才、清廉正直著称。 陈宓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他年轻时就才华横溢,被荐举为太学...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翠绿伞盖团簇中央,美丽如圆规画圈般完美; 风雨更显生机勃勃,阴阳交融万物繁荣。 一天的寒冷摧残不了坚韧的傲骨,千年的岁月留存着挺拔入云的枝干。 漫长的道路在树荫下显得凉爽宜人,好似仙人降临挥洒着飘逸风采。 南方地区的人们感受到它的恩惠润泽,来往的行人更是常常吟诵苏轼的诗篇。
去完善
释义
1. 团团:形容繁茂的样子。 2. 翠盖:绿荫如盖的树冠。 3. 中圆规:指松树生长中心的位置。 4. 两仪:指天地。 5. 不戕凌雪操:形容松树的坚韧品质。 6. 千年:比喻长久的时间。 7. 入云枝:指高耸入云的树干。 8. 长垂:长久地低垂。 9. 道路:喻指人间社会。 10. 清凉荫:指松树给人带来的凉爽。 11. 神仙洒落姿:形容松树的优美姿态。 12. 南国:指南方地区。 13. 忠恵泽:对松树造福人类的赞美。 14. 往来:指来往于松树下的行人。 15. 诵坡诗:指吟咏苏东坡赞美松树的诗篇。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名为《官松》,作者为南宋的陈宓。这首诗以“官松”作为主题,赞美松树坚韧不屈的品质和生命力。诗歌通过拟人化的手法,将松树描绘成一个在风雨中昂首挺立的战士,展现出松树的坚强精神和壮丽的形象。同时,诗人还表达了松树能够经受住恶劣环境的考验,千年后仍能屹立不倒的美好品质。此外,诗人还描绘了松树的长枝下,行人可以在其树荫下避暑纳凉,令人感到舒适和惬意。最后,诗人提到南国的百姓们都深受松树的恩惠,所以无论是在日常生活中还是经过这里的时候,都会情不自禁地吟诵起苏东坡的诗歌来赞美松树的品格。整首诗语言优美,富有哲理,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官松》是南宋诗人陈宓的一首五言律诗,创作于公元1184年前后。陈宓生逢南宋时期,其时国家政治腐败,内忧外患严重,民众生活困苦。陈宓曾任地方官,了解民生疾苦,写下许多反映民间生活的诗歌。 在《官松》这首诗中,陈宓通过描绘一棵孤零零的松树的形象,表达了自己忧国忧民的情怀和对朝廷官员疏于治理的讽刺。他在诗中提到:“不知为雨为云,只觉年年手长。”暗示了官员们只知道为自己谋利,不顾百姓生死。 此外,陈宓还描述了松树的生存环境:“独立东风看又过,忽思南国此身忙。”这里的“东风”可以理解为春天,象征着生机和希望;而“忽思南国此身忙”则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的忧虑和对自身责任的认识。 总的来说,《官松》这首诗歌反映了南宋时期的社会现实,表达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关注和对朝廷官员的批判。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