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鹧鸪天·病去那知春事深

标题包含
鹧鸪天·病去那知春事深
病去那知春事深。流莺唤起惜春心。桐舒碧叶悭三寸,柳引金丝可一寻。怜绣阁,对云岑。苦无多力懒登临。翠罗衫底寒犹在,弱骨难支瘦不禁。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严仁(1904-1993),本名张正仁,字慎五,号晓庵,江苏苏州人。著名爱国民主人士,学者、教授,中华职业教育社创始人之一,人民教育家。 1. 早年经历:1904年,严仁出生于江苏省苏州市一个书香门...查看更多
王萌萌and卜凡旭
去完善

译文
病愈之后方知春天已经深入。黄莺的歌声唤起了我对春天的喜爱。梧桐舒展了碧绿的叶子,柳树拉长了金黄的嫩芽。我可怜那些华美的楼阁,面对着高耸的山岭。我苦于身体虚弱无力,不想去游览。虽然春日已至,但身上翠绿的丝衣依然有些寒冷,我的身子太弱,难以承受这短暂的春光。
王萌萌and卜凡旭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鹧鸪天:词牌名,双调五十五字。 2. 严仁:南宋词人。 3. 那知:哪知道。 4. 春事:春天的景象或活动。 5. 流莺:黄鹂鸟的别称,这里指代鸟类。 6. 起:激发,引起。 7. 惜春心:惋惜春天即将逝去的情感。 8. 桐舒碧叶:梧桐树叶展开,绿色逐渐加深。 9. 悭:不足,短缺。 10. 三寸:表示程度较低,这里指的是叶子展开的面积较小。 11. 金丝:金色的柳絮。 12. 一寻:八尺为一寻,这里形容柳絮的长度。 13. 绣阁:华丽的楼阁,这里指富贵人家的居所。 14. 云岑:高耸入云的山峰。 15. 无多力:力量有限。 16. 懒登临:不愿意登高远眺。 17. 翠罗衫:绿色的丝绸衣衫。 18. 寒犹在:寒冷的感觉还在。 19. 弱骨:瘦弱的身躯。 20. 难支:难以支撑。 21. 瘦不禁:形容身体消瘦不堪。
王萌萌and卜凡旭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词名为“鹧鸪天”,是宋代词人严仁的作品。在这首词中,诗人以病后的视角描述了春天的美好和自身的无力感。 词的开头,“病去那知春事深”,表达了诗人刚刚恢复健康,感受到春天的浓厚气息。随后,“流莺唤起惜春心”一句,描绘了诗人被鸟语花香吸引的情景。紧接着,“桐舒碧叶悭三寸,柳引金丝可一寻”两句,通过描绘树木的生长,展现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 下阕,“怜绣阁,对云岑。苦无多力懒登临”,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无奈和对美景的无能为力。最后,“翠罗衫底寒犹在,弱骨难支瘦不禁”两句,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在病愈后仍然感到寒冷、无力登临的场景。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病后的视角描绘了春天的美好,展现了诗人对生活困境的无奈和对美好时光的留恋。诗人通过对春天的细腻描绘,表达了对生命力和活力的向往,同时也展现了他对生活的深深感慨。
王萌萌and卜凡旭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鹧鸪天·病去那知春事深》是宋代词人严仁所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大约创作于宋哲宗时期,时值公元976-1022年之间。在严仁生活的时代,北宋社会相对稳定,经济繁荣,文化艺术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严仁的生活历经坎坷,他的人生际遇影响着他的创作风格。由于种种原因,严仁早年受到朝廷的压制,未能施展抱负。然而在这样的困境中,他却始终保持着乐观的人生态度。在这首词里,他以病去为题,表现出了自己对于春天以及美好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北宋文人墨客对人生有着独到的见解和思考。他们倡导"文以载道",关注个人情操与社会责任的统一,并以此为指导原则来创作文学作品。这首词就是严仁在这种文化氛围中的杰作之一,他在词中将个人遭遇与广阔的历史背景相结合,传达出了一种深刻而丰富的人生感悟。
王萌萌and卜凡旭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