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磨赞
脚下茎芦,到岸也未。
直指人心。驴屁狗屁。
咦,千古丛林遭印置。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脚下的植物,即便已经到达岸边也还没有完成生长。
这句话直接指向了人们内心真实想法。不论是马屁还是狗屁(指虚假的话语)都不能蒙混过关。
哎,千年的历史中,总有人被虚假的信息误导。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达磨:即禅宗初祖菩提达摩,南天竺人,他传授禅宗至二祖慧可时传入中国。
2. 赞:佛教文体之一,用于宣扬宗教教义和禅师功德。
3. 释如净:南宋时期禅宗僧人,潭州人,号虚堂。
4. 茎芦:比喻渡船。
5. 到岸:比喻达到悟道的境地。
6. 直指人心:达摩的禅宗理念,主张直接指心,即人的心性是万法之源。
7. 驴屁狗屁:指毫无意义的言语。
8. 咦:惊叹词。
9. 千古丛林:指历代禅僧辈出的寺院。
10. 印置:佛教用语,意思是印证或确认。
去完善
赏析
《达磨赞》是释如净的一首作品,他以禅宗的哲学为基础,运用俚语、口语与象征性的手法进行创作,以此来传达深奥的禅宗道理。这首诗歌通过对“达磨”(达摩)的赞美,反映出禅宗对于心性解脱的追求。
在诗的开头,诗人用“脚下茎芦,到岸也未”两句描述了达摩的形象。其中,“茎芦”是指达摩渡江时用来渡水的芦苇,这两句意味着达摩虽然已具备智慧,但尚未完全领悟禅宗的真谛,仍在追求解脱的道路上前行。
接着,诗人通过“直指人心,驴屁狗屁”来表现禅宗的教导。“直指人心”表示禅宗主张通过内省的方式认识自性,以达到解脱的目的。而“驴屁狗屁”则是通过讽刺的手法来强调那些虚伪、空洞的道理。
最后,诗人以“咦,千古丛林遭印置”感叹千百年来,无数禅者都在探索禅宗的真理,但始终无法触及真正的解脱之道。这句诗既表达了诗人对禅宗哲学的深度理解,又表现出他对生命、宇宙哲理的独到看法。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浅显的语言和形象的比喻,阐述了禅宗哲学的核心观念,展现了禅宗思想的独特魅力。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达磨赞》是释如净所创作的赞美达摩的诗篇,这首诗具体创作于晚唐时期。
在晚唐时期,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都出现了明显的衰退迹象,社会动荡不安。在此背景下,许多知识分子和宗教人士都在寻求心灵的慰藉和精神寄托。禅宗作为佛教的一个分支,强调个体的顿悟和内心的平静,因此在晚唐时期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发展。
释如净作为一位禅宗高僧,他在这一时期受到了达摩祖师的影响,深感其精神追求的高尚和超脱。因此,他创作了这首《达磨赞》,以表达对达摩祖师的敬仰之情。在这首诗中,释如净通过描绘达摩的形象,传达了禅宗的教义和精神内涵。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