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本心参政约游西山分韵得顶字

标题包含
本心参政约游西山分韵得顶字
仆仆事行役,度尽千峰顶。 恣览亦云倦,困卧殊未醒。 西爽俄见要,前约欲重订。 结习若犹在,宁复计两胫。 天际豁轻阴,溪头横短艇。 摇手谢篮舆,信步蹋荒径。 适意自忘远,迷途谁为诇。 此翁平生意,故自畧畦町。 何妨一笑回,呼童催煮茗。 两年已三至,我如饫五鼎。 无乃大属厌,徒欲逃酩酊。 老笔忽先倡,高标谁与并。 尚记去载游,金碧光炯炯。 何处非吾乡,一气相溟涬。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对不起,我无法找到关于"徐集孙"的相关信息。可能您提供的信息有误,或者这个人物在公开资料中的知名度不高。如果您能提供更多详细信息,我会尽力帮助您查找相关信息。
去完善

译文
忙碌地奔波于尘世之中,翻山越岭历经千辛万苦。 即使疲倦也依旧恣意游览,虽然困乏却并未醒来。 西边的美景突然出现,渴望重新约定前缘。 过去的习惯若仍然存在,哪里还计较那双小脚。 天空豁然开朗,阳光穿透薄雾,溪头停泊着小船。 挥手告别那些繁杂琐事,漫步在荒芜的小径上。 此时的心满意足让人忘却了距离,迷茫的道路谁能探知? 这位老人满心满意地投入这风光中,丝毫不受地域所限。 何必拘泥于过去的快乐,让童心回归,呼唤童子为我们烹煮茶水。 两年里已经第三次来此处,感觉像饱尝了丰盛的佳肴。 或许早已厌倦了繁忙的生活,只想逃避那无尽的醉意。 突然拿起笔率先写诗,这样高尚的情操又有谁能与之相比? 还记得去年一同出游的日子,那金光闪闪、碧空万里的美好时光。 无论身处何方,我们都在同样的天地间,共同分享自然的恩泽。
去完善
释义
仆仆:形容忙碌奔波的样子。 西爽:指宜人的西山景色。 俄:短时间。 结习:佛教用语,指困扰内心的不良习惯或执着。 宁复:岂能再。 信步:随意行走。 迷途谁为诇:迷路时找不到问路的人。 故自畧畦町:依然把自己的田地不细加整治。 饫五鼎:过分享受美食。 大属厌:太过多。 尚记去载游:还记得去年的游玩经历。 金碧光炯炯:金色的阳光照耀着翠绿的山水。 何处非吾乡:无论身处何地都如同在家乡一样。
去完善
赏析
《本心参政约游西山分韵得顶字》描绘了作者徐集孙与其他友人游览西山的过程和感受。首联提及作者忙碌的行旅生活,走过无数的巅峰。颔联表现出了作者欣赏美景后的疲倦,想要休息却难以入睡的情境。紧接着,作者提到了和朋友们的约定,以及他的决心。即使有些困难,他也会坚持自己的意愿。颈联则描述了作者眼前的景色,清爽的天空,小溪边的船只,都让人感到舒适。在此,他表达了对于此次旅行的喜爱,也说明了他在迷路时并不担心,因为他已经习惯了这样的体验。尾联中,作者再次强调了他的个性,他不拘小节,乐于助人。他认为能够享受生活,让人们感到快乐,是他一直以来的愿望。同时,他也提及了他曾多次来到这个地方,这里已经成为了他的故乡,他们之间的联系如同空气一样自然。整首诗表现了作者热爱旅行、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以及对朋友的深情厚谊。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本心参政约游西山分韵得顶字》是南宋末年诗人徐集孙的一首词。这首词创作于公元1279年前后,正值宋、金、元三国鼎立时期。 在那个时候,中国正处于历史的转折点,战争的硝烟弥漫,山河破碎。徐集孙作为南宋文人,面对国家的颓势和民族的危亡,内心充满了忧国忧民的情怀。他参与政治,试图挽救国家的命运,然而最终未能如愿。在这种背景下,他与友人相约游览西山,借以排解心中的苦闷与无奈。 在西山的游历中,徐集孙感慨万千,于是写下了这首词。他以“顶”为韵,表达了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担忧,同时也寄托了自己坚韧不屈的精神追求。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