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雪竹扇
此君腰不折,玉立有余清。
晓窗拥鼻吟,听渠落冰声。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此人腰杆笔直,玉树临风,气质非凡。
在清晨的窗户旁轻声吟唱,聆听那如冰般清澈的声音。
去完善
释义
《题雪竹扇》注释:
1. 此君:这里指竹子。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竹子象征着气节和坚韧的品质。
2. 腰不折:形容竹子挺拔直立,不屈不挠。
3. 玉立:比喻竹子的品质高洁,如玉石般纯洁。
4. 余清:剩余的水滴,这里用来形容竹子清高的气质。
5. 晓窗:清晨的窗户,这里指在清晨的时候。
6. 拥鼻吟:一种吟诗的方式,用鼻子发出声音,表示对诗歌的欣赏和赞美。
7. 渠:代词,这里指竹子。
8. 冰声:指竹子被冰雪覆盖时发出的声音。
去完善
赏析
《题雪竹扇》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雅致的雪景画面,以竹子和雪花为主题,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景色的热爱。首句“此君腰不折,玉立有余清”描述了竹子在风雪中的坚韧不屈,暗示了诗人的坚定品质和浩然正气。接下来的诗句“晓窗拥鼻吟,听渠落冰声”则表达了诗人清晨在窗户前欣赏雪景时,倾听雪花飘落的声音,感受大自然的祥和与宁静。全诗通过雪竹的形象,传达了诗人高尚的品质和坚定的决心,同时也展示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独特感悟。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题雪竹扇》是南宋文人姚勉的一首题扇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致在南宋末年,即公元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在这段时间里,中国南方地区的经济发展迅速,尤其是商业和手工业的繁荣,促进了文化艺术的发展。文人墨客们常常以书画、诗词等艺术形式来表达他们的思想和情感。
姚勉,字景宏,号梅滩,他生活在这个时期的浙江东阳。在当时,他的诗词才华颇受世人赞誉,但他的人生命运却颇为坎坷。他多次参加科举考试,但都未能脱颖而出。然而,他并没有放弃对知识和文化的追求,仍然坚持在文学艺术的领域中努力耕耘。
在《题雪竹扇》这首诗中,姚勉通过描绘雪中的竹子,表达了他在艰苦环境中的坚韧意志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当时文人墨客们普遍追求的品格精神,即坚韧不拔、傲然独立的高尚品质。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