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江西寺
独宿西林夜,凝然静拥袍。
巫云秋暝峡,楚月冷生涛。
莎败蛩犹噪,乡遥梦亦劳。
霜风开落叶,还欲续离骚。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独自一人住宿在西林的夜晚,寂静地穿着长袍。
秋天的暮色中的巫峡,楚地的月亮在寒冷中生出波涛。
莎草衰败蟋蟀仍然嘶鸣,家乡遥远梦境也感到疲惫。
寒风吹开了落叶,我还想要继续撰写离骚。
去完善
释义
【宿】住宿,过夜
【江西寺】位于江西安福县的寺庙
【西林】西林山,寇准曾在这里居住过一段时间
【凝然】形容心静的样子
【拥袍】披着长袍,表示在寺中过夜
【巫云】指重庆巫山的云彩,这里借指远离中原的西部地区
【秋暝】秋天日暮时的景象
【峡】三峡,长江上游的三段峡谷
【楚月】楚地的月亮,这里指湖北一带
【冷生涛】形容江水因为寒冷而波涛汹涌
【莎】莎草,一种植物
【败】衰败,枯死
【蛩】蟋蟀
【犹】仍然
【噪】叫喊,吵闹
【乡遥】家乡遥远
【梦亦劳】梦见家乡也感到疲惫
【霜风】秋风
【落叶】树叶凋落
去完善
赏析
《宿江西寺》是一首描绘孤独和乡愁的诗。诗人以细腻的文字描述了独自在西林寺过夜的心境,以及周围环境的宁静与寂寥。从“巫云秋暝峡,楚月冷生涛”两句中,我们可以感受到秋天的萧瑟与寒冷,而“莎败蛩犹噪,乡遥梦亦劳”则表达了诗人思念故乡的心情。结尾的“霜风开落叶,还欲续离骚”暗示了诗人在这个寒冷的夜晚,想起了自己的孤独和乡愁,不禁想借屈原的《离骚》来表达内心的情感。整首诗以其独特的意境和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和对家乡的思念。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宿江西寺》是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寇准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创作于公元995年左右,正值寇准担任右谏议大夫之际。当时,北宋王朝政治相对稳定,经济逐渐繁荣,科举制度不断完善,文人士子备受重视,而寇准本人也因才学出众,受到皇帝赵光义的赏识,平步青云。
在这个背景下,寇准写下这首抒怀之作。通过描述夜宿寺庙的场景,诗人表达了自己在忙碌的政坛生活中寻求片刻宁静的心情。诗句“水声喧枕上,山色落窗前”描绘了江流寺院的清幽景色,透露出寇准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对世俗纷争的厌倦。与此同时,诗人借以传达了努力攀登人生巅峰的信心和决心,以及献身国家事业的坚定信念。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