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夏书事
窗户经初雨,风清野景饶。
闲庭犹戏蝶,高树已鸣蜩。
世态贫中觉,乡思醉里销。
纵吟还独步,时复过溪桥。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雨后窗户清新,风儿吹来,原野的风景令人心旷神怡。
悠闲的庭院里蝴蝶嬉戏,高高的树上知了在鸣叫。
贫穷中见识世间百态,醉意中消解思念故乡之情。
独自漫步时吟咏诗歌,不时走过小溪上的桥梁。
去完善
释义
1. 省:古代的一种行政区划单位,这里指地方官署或官员的住所。
2. 夏:夏天。
3. 初雨:刚下过的雨。
4. 风清:微风轻拂,气候凉爽。
5. 野景:田野中的景色。
6. 闲庭:空闲的庭院。
7. 戏蝶:飞舞的蝴蝶。
8. 高树:高大的树木。
9. 鸣蜩:蝉鸣。
10. 世态贫中觉:在贫困中感受到世间的人情冷暖。
11. 乡思:思念家乡的情感。
12. 醉里销:借酒消愁。
13. 纵吟:尽情地吟咏诗歌。
14. 独步:独自漫步。
15. 时复:时常。
16. 溪桥:小桥下的溪流。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初夏的乡村风光,诗人通过窗户、风清、闲庭、高树等元素展现出夏日的生机勃勃。同时,诗中也流露出诗人对生活贫困的感受和乡愁之情。在诗的结尾,诗人表达了独自漫步,时常经过溪桥的心情。整首诗形象生动,富有生活气息。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省夏书事》是北宋著名政治家、诗人寇准的作品。这首五言律诗作于公元998年,正值寇准担任宰相期间。在这一年里,北宋朝廷政治斗争激烈,皇帝赵恒身体欠佳,宦官势力抬头。寇准作为一代贤相,以国事为重,积极劝谏皇帝,力挽狂澜。
在这段时间里,寇准一方面需要处理国家政务,另一方面又要应对宫廷内部的斗争。他曾多次上疏直谏,为国家的长治久安出谋划策。然而,由于受到其他势力的排挤,寇准的政敌不断攻击他,使他陷入困境。尽管如此,寇准仍然坚守信念,矢志不渝地为国家效忠。
在这一时期,北宋社会经济逐渐繁荣,文化教育得到了大力发展。然而,随着权力的争夺和宫廷斗争的加剧,民间疾苦和政治腐败问题日益严重。寇准在诗中表达了对民生的关注和对政治腐败的忧虑,希望皇帝能重视这些问题,让国家走向更加繁荣昌盛的道路。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