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水调歌头

标题包含
水调歌头
溪山多胜事,诗酒辨清游。 主人为我,增茸台榭足凝眸。 仿佛玉壶天地,隐见瀛洲风月,千首傲王侯。 谁与共登眺,公子气横秋。 记当年,曾共醉,庾公楼。 一杯此际,重话前事逐东流。 多谢兼金清唱,更拟重阳佳节,挼菊任扶头。 但愿身长健,浮世拚悠悠。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山间溪谷有许多美妙的事物,诗词美酒是分辨高雅游玩的标准。 主人待我非常好,足以让我在此亭台楼阁间流连忘返。 这里有如仙境般的景色,若隐若现的月亮映照着海上的风光,这些美色足以让所有的王侯们感到骄傲。 有谁能与我一同欣赏这美丽的景色呢?这位公子颇具风采。 回想起当年我们一起畅饮的日子,就像还在庾公楼中一样。 此刻再次共饮一杯,让我们重新谈起那些往事,如同随着东流水一样一去不复返。 感激你带来了金子来听歌,我们计划在重阳节那一天,一边揉搓菊花,一边小酌,尽情游乐。 只希望我们能够健康长寿,在浮华的世界里无所忧虑。
去完善
释义
1. 溪山:指溪水环绕的山地。 2. 胜事:美好的事物。 3. 清游:清雅的游览。 4. 茸台:用修饰过的鸟兽羽毛搭建的台子。 5. 玉壶:形容光明皎洁之地。 6. 瀛洲:传说中的仙境。 7. 千首傲王侯:即“凌人诗千首”,比喻诗文之高妙。 8. 庾公楼:泛指饮酒游乐的场所。 9. 兼金:指优厚的报酬。 10. 重阳佳节:农历九月初九日,古人有登高赏菊的风俗。 11. 挼菊:采菊。 12. 扶头:斟酒。 13. 浮世:世俗。
去完善
赏析
《水调歌头·溪山多胜事》这首词描绘了词人曾觌与朋友一同游览溪山的美景以及共度美好时光的愉悦心情。上阕描写了词人与朋友在溪山的美丽景色中,以诗词和美酒相伴,共同欣赏美景。词人在此表现了与友人共赏景色的欢乐气氛,并以此表达出他们的高雅情趣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下阕则通过回忆当年共醉的情景,表达了词人对那段美好时光的怀念。此外,词人还表达了对友人的感激之情,以及在重阳节之际再次相聚的愿望。整首词以词人的豪爽情怀为主线,展示了词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友谊和共度的快乐时光。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水调歌头》是南宋词人曾觌的一首词。这首词的创作时间是公元1164年,即南宋孝宗时期。此时正是南宋朝廷在宋金和战之间摇摆的时期,边境局势紧张。 曾觌作为南宋著名词人,其人生际遇与当时的时代背景密切相关。他曾担任孝宗皇帝的宫廷侍从,因为文学才能得到皇帝的赏识。然而,他也因政治斗争被排挤,经历了宦海沉浮。这种人生际遇使他对国家命运和个人命运有深刻的理解,也使他的作品充满了深沉的情感。 在这一时期,南宋朝廷对内加强中央集权,对外采取妥协求和的策略。虽然暂时保持了国家的稳定,但也使得南宋逐渐丧失了北方领土,国力日渐衰弱。曾觌在这首《水调歌头》中,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对个人遭遇的感慨,展现了他在这一特殊时期的人文关怀和家国情怀。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