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郎归·柳阴庭院占风光
柳阴庭院占风光,呢喃清昼长。碧波新涨小池塘,双双蹴水忙。
萍散漫,絮飘飏,轻盈体态狂。为怜流去落红香,衔将归画梁。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柳树阴影下的小院子占据了风光的半壁江山,白天闲暇时人们欢歌笑语。池塘里的水波轻柔地涌起,鸭子们在水中欢快嬉戏。浮萍在水上漂浮着,柳絮在空中飘扬,那轻盈的体态真是任性又肆意。为了珍惜那些飘落的红花瓣儿们,燕子把它们叼起来送回了画梁上的巢中。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柳阴:柳树下的阴凉处。
2. 呢喃:形容燕子叫声。
3. 清昼:晴朗的白日。
4. 碧波:绿色的波浪,此处指春水。
5. 蹴水:在水面行走。
6. 萍散漫:萍花在水面自由散开。
7. 絮飘飏:柳絮在空中飘扬。
8. 轻盈体态狂:体态轻盈的燕子飞行速度很快。
9. 流去:流水带走落花。
10. 落红香:落在地上的花瓣的香气。
11. 衔将归画梁:燕子把落花叼回去筑巢。
去完善
赏析
《阮郎归·柳阴庭院占风光》是南宋词人曾觌的一首描绘春景的词作。在这首词中,作者通过对柳阴庭院、碧波池塘、浮萍飘絮以及落红被燕儿衔回的画梁等景象的生动描绘,展示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日画卷。
“柳阴庭院占风光,呢喃清昼长”两句,描述了柳荫浓密的庭院占据了春光的优势,白天莺歌燕舞,鸟语花香,一派热闹的景象。紧接着“碧波新涨小池塘,双双蹴水忙”两句,通过碧波荡漾的小池塘和燕子双双在水面嬉戏的画面,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而后“萍散漫,絮飘飏,轻盈体态狂”三句,描述了萍花在水中飘散,柳絮在空中飘扬,都是春天轻盈优美的体态。最后两句“为怜流去落红香,衔将归画梁”则描绘了燕子为了珍惜逝去的花香,将落花衔回到画梁之上,既表现了燕子的怜香惜玉之情,又传达了春天短暂、转瞬即逝的感叹。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春天的美丽景致,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与感慨。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阮郎归·柳阴庭院占风光》是南宋词人曾觌的一首词。这首词的创作时间在南宋初期,大约是公元1140年左右。
在这段时间里,曾觌作为南宋宫廷的文人,经历了国家的动荡和历史的巨变。他的生活充满了波折,既有过荣华富贵,也有过颠沛流离。他曾为宋高宗赵构所赏识,担任翰林学士,参与了许多重要的朝廷事务。然而,随着金兵南侵,南宋朝廷被迫南渡,曾觌的生活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在战乱中失去了家园,不得不四处奔波,寻找安身立命之所。
这个时期,中国正处于南宋与金国对峙的历史阶段。北宋灭亡后,赵构在南方建立了南宋政权,与金国展开了对峙。这种政治局势对曾觌的影响是深远的,他的词作中充满了对故土的眷恋和对战争的忧虑。在《阮郎归·柳阴庭院占风光》中,曾觌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江南风光,表达了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