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听声欧阳承务
无心立臧否,有术验荣衰。
举世声中动,浮生骨带来。
弹轻知福地,欬小应灵台。
笑我老何及,是身惟死灰。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赠听声:指赠送给擅长聆听声音的人,此处指能准确辨别音律之人。
2. 欧阳承务:姓名为欧阳的官员,承务是一个官职名。
3. 无心立臧否:无意识地评价事物的好与坏。
4. 有术验荣衰:有自己的方法去验证事物的繁荣与衰落。
5. 举世声中动:全世界的声音都在震动。
6. 浮生骨带来:人生短暂,如同骨骼一样无法长久保存。
7. 弹轻知福地:弹奏轻松就能知道福地的所在。
8. 欬小应灵台:咳嗽虽小也能感应到高台的存在。
9. 笑我老何及:笑话我已年老,无法达到如此境界。
10. 是身惟死灰:形容自己身体已经衰老,如同死灰一般没有生机。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赠听声欧阳承务》是一首描绘倾听声音、感悟人生的诗作。诗人以“无心立臧否,有术验荣衰”开篇,表达出诗人并非刻意去评价世事,而是在倾听声音的过程中感受到人生的兴衰变化。接着,诗人通过描述“举世声中动,浮生骨带来”的景象,传达出人世间的喧嚣与生死轮回的主题。
接下来,诗人用“弹轻知福地,欬小应灵台”来赞美欧阳承务的高超技艺,他能够通过聆听细微的声音来判断福地和灵台的所在。这种神奇的技能令诗人感叹不已。
最后,诗人以“笑我老何及,是身惟死灰”收尾,表达了对自己年华已逝、无法掌握这种神奇技能的无奈与感慨。这首诗通过对倾听声音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百态的独特见解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赠听声欧阳承务》是南宋文学家叶适的一首送别诗。这首诗创作于宋宁宗庆元年间(1195-1200年)。
在庆元年间,叶适虽在朝廷担任官职,但当时的政治环境对他并不友好。由于他主张改革,提倡务实的学术风气,与当时的主流观点产生分歧,使得他在朝廷的地位并不稳固。尽管如此,叶适依然坚持自己的信念,积极参与政治活动,并在文学、史学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这一时期,正值南宋中期,社会矛盾逐渐加剧,政治腐败严重。然而,民间的文化艺术却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尤其是诗歌创作方面,出现了许多优秀的诗人。叶适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出这首充满离别之情和祝福之意的《赠听声欧阳承务》。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