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无相寺道中

标题包含
无相寺道中
傍水人家柳十余,靠山亭子菊千株。 竹鸡露啄堪幽伴,芦菔风干待岁除。 与仆抱樵趋绝涧,随僧寻磬礼精庐。 不知身外谁为主,更觉求名计转疎。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叶适(1150年-1223年),字正则,号水心居士,世称水心先生。他是南宋时期著名的哲学家、文学家、政治家,是永嘉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叶适出生于浙江温州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他年...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1. 傍水人家:居住在河边的居民。 2. 靠山亭子:靠山的凉亭。 3. 竹鸡:一种鸟类。 4. 露啄:指竹鸡在露水中觅食。 5. 堪幽伴:可以成为清幽的伴侣。 6. 芦菔:即萝卜,这里指风干的萝卜。 7. 岁除:一年将尽的时候,这里指过年。 8. 与仆:跟随仆人。 9. 抱樵:抱着柴火。 10. 绝涧:陡峭的山涧。 11. 随僧:跟着僧人。 12. 寻磬:寻找寺庙里的钟磬。 13. 礼精庐:向寺庙行礼。 14. 精庐:寺庙。 15. 谁为主:以谁为主。 16. 更觉:更加觉得。 17. 求名计转疎:追求名声的念头变得疏远。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朴实自然的笔触描绘了无相寺周边的美景。首联描绘傍水的人家、柳树和靠山亭子、菊花等自然风光,展现出一幅宁静祥和的画卷。颔联通过竹鸡觅食、芦菔风干的场景,展现出这里的生态和谐与宁静。颈联描述作者在僧人陪伴下探寻寺庙的过程,突显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尾联则表达了诗人在这般美景中感慨不已的心境,从而更加坚定了其淡泊名利的精神追求。全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在面对美好景色时心灵的净化,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纷扰的超脱。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无相寺道中》是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叶适的一首描绘自然风光的诗作。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南宋时期(1127-1279年),正值国家战乱频发、民不聊生的时期。 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诗人叶适的人生经历颇丰。他曾是朝廷的重臣,因直言进谏而被贬官外放。然而,这并没有让他放弃对国家和人民的关心。在遭受挫折之后,他反而更加坚定地站在了正直的一方,为国家的治理和民族的复兴出谋划策。 在这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到诗人所展示的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他通过描述无相寺沿途的美丽风光,表达了他希望在国家和平繁荣的环境中,人们能够过上幸福安宁的生活的愿望。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