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园池上偶作
微吟岸帻思悠然,近对方塘远见山。
恩施洛阳均逸地,莫言此地是偷闲。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轻吟着头巾,思绪悠然地飘荡。近看池塘,远望青山。这洛阳之美,令人陶醉,不必说这里是在偷闲了。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微吟:低声吟咏。
2. 岸帻:脱掉头巾,露出前额。形容人的洒脱不羁。
3. 方塘:池塘。
4. 恩施:恩泽。
5. 洛阳:位于中国河南省西部的古都,曾是多个朝代的首都或重要城市。
6. 均逸地:都是舒适的地方。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小园池塘边的悠然思绪,表达了诗人对自然风光的欣赏和生活的惬意。在岸边轻松地吟咏,视线从近处的池塘扩展到远处的群山,展现了诗人开阔的视野和高远的境界。“恩施洛阳均逸地,莫言此地是偷闲”,诗人认为无论是洛阳还是眼前的景色,都是美好而宁静的地方,没有必要说这里是在躲避喧嚣,享受闲暇。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小园池上偶作》是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文彦博的一首抒情诗。这首诗创作于宋仁宗时期(公元960-1063年),文彦博在宦海沉浮数十年后,退居洛阳时的心情写照。此时他虽然卸去了朝廷的重任,但仍关心国家大事,时常参与朝政讨论。
当时,北宋正处于社会相对稳定、经济繁荣的时期,但由于官僚腐败和土地兼并严重,民生问题仍然突出。文彦博在这首诗中以轻松愉悦的笔触描绘了他在小园池边的所见所感,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事纷争的厌倦。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