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相思·花似伊
花似伊,柳似伊。花柳青春人别离。低头双泪垂。
长江东,长江西。两岸鸳鸯两处飞。相逢知几时。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不知我们再度相逢又将是何年何月?

去完善
释义
伊:古时对“你”的一种称呼,此处指代所爱之人。\n鸳鸯:常用来比喻恩爱夫妻或情侣。

去完善
赏析
上阕通过将眼前美好的花卉和柳树比作心中思念的人,营造了一种物是人非的惆怅氛围。“花柳青春”象征着生命力和美好时光,但这样的季节里主人公却要经历与爱人分离的命运,强烈的对比更突出了内心的痛苦。紧接着,“低头双泪垂”简洁有力地刻画了人物悲戚的形象。
下阕则运用了中国古典诗词中常见的自然元素——长江以及寓意爱情忠贞不渝的鸳鸯鸟,进一步强化主题。一边是连绵不断的江水,另一边则是被迫分开的鸳鸯,这种情景交融的手法不仅展现了空间上的距离感,也暗示时间上的漫长等待。最后一句“相逢知几时”,更是把对未来不确定性的忧虑推向高潮,使得整首词充满了深沉而又细腻的情感张力。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北宋景祐三年,欧阳修因支持范仲淹改革而被贬至夷陵。在赴任途中,他与友人于江边送别。时值春日,岸边繁花似锦,柳丝轻扬,眼前美景却让离愁更添几分惆怅。词人目睹鸳鸯分飞,不禁联想到人间的聚散无常,遂写下这首寄托相思的词作。此时的欧阳修正值壮年,却饱尝仕途坎坷,故而笔触格外深情婉转。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