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九日

标题包含
九日
重阳寒寺满秋梧,客在南楼顾老夫。步蹇强登游藻井, 更望尊中菊花酒,殷勤能得几回沽。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对不起,我无法找到关于"耿湋"的详细信息。可能你提供的名字有误,或者这个人物不够知名,没有足够的信息可以查询。如果你能提供更多信息,我会很乐意帮助你查找。
去完善

译文
秋天重阳节时,寒冷的山寺里铺满了落叶梧桐,旅客站在南楼的楼上,回头看到年老的僧人。他们勉强地扶着拐杖一步步登上寺庙的最高处,想看看那精美的天花板。 他们还期待着品尝到菊花酒的美味,但心中明白,这种机会恐怕不多。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重阳:农历九月初九,中国传统节日,有登高赏菊等习俗。 2. 寒寺:指秋天寒冷的寺庙。 3. 满秋梧:指满地的梧桐叶,秋天的象征。 4. 客在南楼顾老夫:南楼是寺中的楼阁名,此处的“客”指作者自己,“顾老夫”是指看望一位老者。 5. 步蹇强登游藻井:步蹇是步履蹒跚的意思,藻井是寺中天花板上的装饰。这句话是说作者勉强登上游藻井。 6. 菊花酒:重阳节的传统饮品,由菊花泡制而成。 7. 能得几回沽:意为还能喝几次这样的酒。沽是买酒的意思。
去完善
赏析
《九日》是唐代诗人耿湋创作的一首描绘重阳节的诗。诗中,作者通过对重阳节时景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孤独、思亲的心情和对友情的渴望。“重阳寒寺满秋梧”一句,以“重阳”点明了节日,以“寒寺”和“满秋梧”展现了此时的萧瑟景象。接着,“客在南楼顾老夫”则揭示了诗人的孤独处境,表达了作者在重阳节这个团圆的节日里却孤身一人的无奈之情。 接下来的两句“步蹇强登游藻井,更望尊中菊花酒”,描述了诗人尽管步履艰难,但仍努力登高望远,希望能与友人共享菊花酒的情景。这里的“游藻井”并非指真正的藻井,而是借指高处,表现诗人登高望远的愿望。而“菊花酒”则是重阳节的传统饮品,这里用来说明诗人对传统习俗的尊重和怀念。 最后一句“殷勤能得几回沽”,则是作者感叹自己与友人的相聚时光有限,表达对友情的珍视。这句中的“殷勤”一词,表达了诗人渴望与朋友共度佳节的诚挚心情。整首诗通过描绘重阳节时的景象和诗人的内心感受,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九日》是唐代诗人耿湋所作的一首描绘重阳节登高望远的诗篇。此诗创作于公元758年(唐玄宗天宝年间)的重阳节。 在这一年里,耿湋经历了许多人生的起起落落。先是金榜题名,进入长安为吏部候选;然后因病回乡,与家人共度一段田园生活;最后因病重回长安就医,在此期间写下了这首重阳诗。此时的他,已经历了世事沧桑,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 在这个时代,唐朝正处于繁荣的顶峰,但同时也伴随着政治腐败、社会矛盾激化等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耿湋通过他的诗歌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时代的忧虑。他的诗篇充满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