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客里书事

标题包含
客里书事
西风凉信入虚簷,絺绤微单已戒严。 乡梦不随秋夜永,客愁偏向雨声添。 清高鸣雁低云海,漂泊流萤傍竹帘。 搔首寒灯楼舍悄,行藏自晓不须占。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对不起,我无法找到关于"熊禾"的相关信息。可能你提供的信息有误,或者这个人物并不为公众所熟知。如果你能提供更多信息,我会很乐意帮助你查找。
去完善

译文
清凉的秋风带着信息来到空旷的屋檐,天气已经开始转冷。 思乡的梦并不随着夜晚的延长而加深,反而在雨滴声中增添了客居的忧愁。 高飞的鸿雁穿越了云海,闪烁的萤火虫围绕着竹子轻轻摇曳。 孤独的我望着寂静的灯火和冷清的房间,无论我的行踪如何,我相信明天自然会有答案。
去完善
释义
1. 西风:秋风。 2. 凉信:指秋天的信息。 3. 虚簷:檐下的空间。 4. 絺绤:古代指葛类植物纤维织成的粗布衣服。 5. 微单:轻微的单薄感。 6. 戒严:戒备森严。 7. 乡梦:思乡的梦。 8. 秋夜永:秋天的夜晚漫长。 9. 客愁:游子的忧愁。 10. 清高:此处指高飞的雁。 11. 鸣雁:啼叫的雁。 12. 低云海:靠近云海飞翔。 13. 漂泊:此处指流动不定的萤火虫。 14. 流萤:飞舞的萤火虫。 15. 傍竹帘:靠近竹子制作的帘子。 16. 搔首:挠头,表示焦急或困惑。 17. 寒灯:寒冷的灯火。 18. 楼舍悄:寂静的楼房。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题为“客里书事”,表达了诗人远离故乡,身在他乡的寂寥之感。从诗中的“西风凉信入虚簷”、“乡梦不随秋夜永”和“客愁偏向雨声添”可以感受到秋天的寒冷以及思念故乡的情绪。 诗人巧妙地描绘了“清高鸣雁低云海”和“漂泊流萤傍竹帘”的画面,既揭示了秋天的萧瑟气氛,也展现了诗人的孤独心境。而“搔首寒灯楼舍悄”更是生动地传达出诗人在深夜独处的寂寥与无奈。 最后一句“行藏自晓不须占”则表明了诗人对自己的未来并不担忧,尽管身处异乡,仍能以平和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种种困难。全诗情感丰富,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卓越的诗词功底。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客里书事》是南宋著名诗人熊禾的一首描绘羁旅生活的诗篇。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致在南宋晚期(约公元1260年前后),正是蒙古铁蹄践踏江南、南宋江山风雨飘摇的时期。 熊禾这一时期正处于人生的低谷期,他在科举考试中屡次失利,长期漂泊在外,无法回到家乡。这使得他深刻地体验到了羁旅生活的艰辛和愁苦。他曾在诗中写道:“书生本有涯,矧此岁云晏”,表达了他对这种生活的无奈和对故乡的深切思念。 在这个时代背景下,南宋政权岌岌可危,蒙古大军南下侵扰,民不聊生。然而,熊禾并没有被时代的洪流所淹没,他依然坚守着文人墨客的精神家园,用诗歌记录自己的所见所闻,抒发内心的情感。这首《客里书事》便是他在这段时间内对生活的感慨和对时代的反思。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