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侍赵别驾宴寿乐堂

标题包含
侍赵别驾宴寿乐堂
别驾移樽宴草堂,四轩帘幕卷斜阳。 芰荷香满鸳鸯宿,杨柳阴浓翡翠藏。 风过水亭秋尚热,月侵山阁夜偏凉。 更阑酒尽不知去,坐看晓星飞玉潢。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陈允平(1236年-1316年),字君衡,号西麓,南宋末年至元朝初年的著名文人。他出生于浙江义乌,是南宋末年进士,曾任国子监祭酒、翰林院学士等职。 陈允平在南宋末年曾担任国子监祭酒,负责教育皇族子弟...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各位分别乘车来到草堂聚会,四下窗户敞开任夕阳斜照。 菱叶和荷叶的香气弥漫,鸳鸯在其中栖息;柳树的阴影浓密,翠鸟在其中躲藏。 微风吹过水边的凉亭,虽然秋天了但还是有些热;月光洒在山间的楼阁,夜晚显得分外凉爽。 夜色已深,酒已喝完却浑然不觉时间的流逝,坐着欣赏天边星星闪烁的光芒。
去完善
释义
1. 别驾:即副车,古代官员的随从,负责辅助主官处理政务。这里指代赵别驾,宴会的主人。 2. 移樽:将酒器移动到别处,表示设宴招待宾客。 3. 草堂:简陋的房屋,这里是寿乐堂的别称。 4. 四轩:四周的窗户。 5. 帘幕:窗帘和帷幕。 6. 芰荷:一种水生植物,即荷叶。 7. 鸳鸯宿:鸳鸯栖息的地方。 8. 杨柳阴:柳树下的阴凉处。 9. 翡翠藏:翡翠鸟藏匿的地方。 10. 水亭:建在池塘边的亭子。 11. 山阁:山上的楼阁。 12. 风过水亭秋尚热:秋风拂过水亭,虽然已是秋天,但仍然感到炎热。 13. 月侵山阁夜偏凉:月光洒在山阁上,夜晚显得格外凉爽。 14. 更阑:夜深时分。 15. 酒尽:喝完酒。 16. 不知去:不知道什么时候离开。 17. 坐看:坐着观看。 18. 晓星:早晨的星星。 19. 飞玉潢:飞过银河。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日宴游的景致,作者陈允平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幅生动而色彩斑斓的画面。首先,他描述了别驾赵公举办的宴会,在草堂内摆设佳肴,酒肴的香气与帘幕、夕阳相互辉映,使得宴会氛围更加浓厚。接着,诗人详细描述了环境中的植物和自然景象:夏日的荷叶莲塘已显得丰满茂密,散发着清香;翠绿的柳荫下,仿佛隐藏着一汪碧水。这种视觉与嗅觉的结合,让人仿佛身临其境。 诗人进一步描述了风吹过水亭带来的微凉感觉,以及月光照耀在山间别墅时的清冷之气。这里既有诗人在享受秋日的温暖阳光,同时也传达了秋天的凉爽已经开始逐渐显露出来。“秋尚热”和“夜偏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体现出诗人对季节变化的敏锐观察力。 最后,诗人以“更阑酒尽不知去,坐看晓星飞玉潢”收尾,表达了流连至深夜、醉意未尽的情境。这里的“更阑”是指夜深之时,表明宴席之久,饮酒之酣畅。而诗人选择在酒宴之后欣赏黎明时分闪烁的星光,使整首诗充满了浪漫与诗意的韵味,使人陶醉其中。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侍赵别驾宴寿乐堂》是宋代诗人陈允平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创作于南宋末年,具体时间难以考证。然而,从诗中的内容可以看出,作者描绘了在寿乐堂参加宴会时的场景,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美好时光的留恋。 在这个时期,陈允平正处在一个动荡不安的社会环境中。南宋末年,金兵南下,国家局势危急,人民生活困苦。在这种背景下,陈允平一方面感受到时代的苦难,另一方面也渴望能过上安定幸福的生活。因此,他在诗中表达了与友人共庆欢乐时光的愿望,以及对社会安宁的向往。 此外,陈允平在当时是一位著名的文人,他的作品受到了广泛的赞誉。他的诗词清新脱俗,富有哲理,展现了他在文学方面的深厚造诣。在南宋末年这个特殊时期,陈允平的诗歌成为了人们抒发情感、寄托希望的重要载体。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