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圣庵
乐道岩前沙路平,淡烟和月照人行。
林端仙馆千山合,石罅灵泉一派清。
蕴藻竞严朝斗意,琳瑯惟听步虚声。
青书奏罢黄冠睡,独有滩雷彻夜鸣。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快乐的岩石前方,道路平坦且铺满沙子,淡淡的烟雾和月光映照着行人。森林的顶端隐藏着千山的仙馆,而山石的裂缝中流淌着清澈的泉水。水藻在阳光下生长茂盛,宛如朝斗的战士,琳琅的珠宝只听见虚无中的脚步声。书写完青书,黄冠道士们开始睡觉,只有海滩上的声音在整夜响起。
去完善
释义
1. 乐道岩:指修道之人乐于谈论的地方。
2. 沙路平:指的是平坦的沙子铺成的道路。
3. 淡烟和月:淡淡的烟雾和明亮的月光。
4. 人行:行走在道路上的人。
5. 林端仙馆:位于树林深处的仙人居住的地方。
6. 石罅:岩石之间的缝隙。
7. 灵泉:传说中具有神奇功能的泉水。
8. 一派清:指泉水清澈的样子。
9. 蕴藻:一种水生植物,这里用来比喻聚集在一起的人。
10. 严朝斗意:认真面对早上的朝霞。
11. 琳瑯:琳琅满目的意思,形容物品众多。
12. 惟听步虚声:只听到天上的声音。
13. 青书:即道士为祈祷所写的文书。
14. 黄冠:指道士。
15. 滩雷:江河水拍打岸边的声音。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祥和的修道生活图景。诗中“乐道岩前沙路平,淡烟和月照人行”,写出了修行者在山间的静谧环境里,踏着平坦的小径,月光与淡烟交织在一起,给人恬静之感。接下来的“林端仙馆千山合,石罅灵泉一派清”则凸显了山中修行处的美景,树林掩映中的仙馆,千山的环拥,以及从石头裂缝间流淌出的清泉,都给人以超凡脱俗的感觉。再往下读,“蕴藻竞严朝斗意,琳瑯惟听步虚声”则在描写修行的过程,修炼者努力让自己的精神世界变得更加丰富和高尚,在寂静之中只听到自己的呼吸声。最后两句“青书奏罢黄冠睡,独有滩雷彻夜鸣”描绘了修行者们完成早课之后的休憩时光,他们在安静的夜晚中聆听着潮水拍打着沙滩的声音,享受着这静谧美好的时刻。全诗通过对山水、景色和修行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真谛的思考和对美好境界的追求。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净圣庵》是唐朝诗人王宾的一首描绘隐居生活的五言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742年,正值安史之乱爆发的前夕,整个社会政治局势紧张。在这段时间里,王宾的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从一个热衷于功名事业的士人,转变为向往隐逸生活的诗人。这一转变的背后,隐藏着他对于当时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在这一时期,唐朝的社会矛盾日益尖锐,宦官权力逐渐膨胀,边镇节度使拥兵自重,朝廷腐败无能,民众生活困苦。这些时代背景对王宾的思想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使他感到世态炎凉,人心不古,从而萌生了退隐山林的想法。在《净圣庵》中,他以净圣庵为象征,表达了远离尘世纷扰、追求内心平静的愿望。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