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中秋对月有感

标题包含
中秋对月有感
西风入夜扫微云,皓魄来无一点尘。 楼阁通宵双玉户,水天随处两冰轮。 光摇樽酒清宜客,影落关河思煞人。 我向乾坤违乐事,孤蟾照泪滴衣巾。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抱歉,我无法找到关于"强至"的相关信息。可能是因为这个人物不够知名或者信息不足。如果你能提供更多详细信息,我会尽力帮助你查找相关信息。
去完善

译文
当西风吹过夜空扫去了些许云彩,明亮的月亮高悬,没有一丝尘埃。整晚都可以看见两座玉砌的楼阁门户,在水天一色的景象中,两轮明月闪耀着光芒。月光摇晃在杯中酒水中,显得更加清澈宜人;月影映在关山河畔,让人心生思念之情。而我却在这样的美好时光里感到了孤独,仰望着那天空中的月亮,泪水不禁从眼眶涌出,洒满衣襟。
去完善
释义
注释如下: 1. 西风:指的是秋风,因为来自西方,所以称为西风。 2. 入夜:指在夜间。 3. 微云:指天空中的薄云。 4. 皓魄:明月的美称。 5. 水天:水和天的相接之处,通常用来形容广阔的空间。 6. 双玉户:指的是窗户,这里用“双玉户”来形容月光照耀下的窗户。 7. 光摇:指光线摇曳。 8. 樽酒:指酒杯。 9. 清宜客:形容酒的清澈适合款待客人。 10. 影落关河:月亮的倒影映在河流上。 11. 思煞人:让人思念至极。 12. 乾坤:代指天地。 13. 违乐事:不能享受快乐的事情。 14. 孤蟾:孤单的月亮。
去完善
赏析
《中秋对月有感》这首诗描绘了中秋明月下的景色和作者的情感。诗中用“西风入夜扫微云”形容月光的皎洁,以及它给人带来的愉悦;用“楼阁通宵双玉户,水天随处两冰轮”展示了月光下美丽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月亮的热爱。接着,诗人通过“光摇樽酒清宜客,影落关河思煞人”揭示了人们在不同情境下对月的感受:喝酒赏月是愉快的,而独自望月则让人陷入深深的思念。最后,诗人以“我向乾坤违乐事,孤蟾照泪滴衣巾”表达了自己在月圆之夜无法与家人团聚的悲伤之情。整首诗既有对自然景观的赞美,又有对亲情友情的怀念,使读者能够感同身受地体会到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中秋对月有感》是北宋诗人强至创作的一首古体诗。这首诗作于公元1046年,即北宋仁宗庆历六年,此时的强至刚刚在科举考试中脱颖而出,获得进士及第的荣誉。 在这个阶段,强至的人生态度十分积极,对于未来的仕途充满了期待。然而,在这个看似光明的前景背后,北宋社会却潜伏着种种矛盾和危机。当时,官僚腐败严重,民众疾苦无告,内外敌对势力压力空前,统治集团内部的斗争也愈演愈烈。 身处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强至对自己的命运、国家的未来产生了深深的忧虑。他在《中秋对月有感》中写道:“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表达了他对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感慨。而这种感慨,既是他个人生活经历的反映,也是那个时代人们普遍心境的体现。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