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木言
何生我苍苍,何育我黄黄。草木无知识,幸君同三光。
始自受姓名,葳蕤立衣裳。山河既分丽,齐首乳青阳。
甘辛各有荣,好丑不相防。常忧刀斧劫,窃慕仁寿乡。
愿天雨无暴,愿地风无狂。雨足因衰惫,风多因夭伤。
在山不为桂,徒辱君高冈。在水不为莲,徒占君深塘。
勿轻培塿阜,或有奇栋梁。勿轻蒙胧泽,或有奇馨香。
涓毫可粗差,朝菌寿为长。拥肿若无取,大椿命为伤。
婆娑不材生,苒苒向秋荒。幸遭薰风日,有得皆簸扬。
所愧雨露恩,愿效幽微芳。希君频采择,勿使枯雪霜。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你在苍茫的天地间诞生了我,你孕育了我黄色皮肤的生命。像草木一样无知无识,但我庆幸自己能和日月星三光共存。
最初的名字是你赋予的,我在华美的衣裳中生长。山川已经区分了美丑,我们共同为这个世界带来生机。
酸甜苦辣各有其美,美丑之间无需争斗。我只担心遭受刀斧的摧残,暗暗羡慕那些享有长寿的草木。
希望老天不要再下雨,希望大地不再刮狂风。雨水过多会使我疲惫不堪,大风会让我过早夭折。
如果不能成为山上的桂树,在高山上只会备受羞辱;不能成为水中的莲花,在池塘里只是占据了一席之地。
不要轻易轻视小土丘,那里可能隐藏着珍贵的木材;不要看不起蒙胧的小湿地,也许能长出奇异的香草。
即使差距微小,差别也会逐渐显现。寿命短暂的朝菌以为自己活得长久,而臃肿的大椿却为自己的命运哀伤。
我这个无用的人正在慢慢衰老,秋天似乎就在眼前。幸亏还有温暖的阳光,让我有了生存的希望。
我惭愧自己无法报答你的恩赐,只希望能贡献出一丝芬芳。希望你经常采摘选择,不要让我的身体被冰雪覆盖。

去完善
释义
1. 苍苍:指植物的茂盛状态。
2. 黄黄:指植物的黄叶,这里形容草木生长旺盛的状态。
3. 三光:指日、月、星三种自然光源。
4. 受姓名:出生时获得名字。
5. 葳蕤:形容草木茂盛的样子。
6. 乳青阳:比喻万物萌发的状态。
7. 刀斧劫:被砍伐的命运。
8. 仁寿乡:长寿的地方,寓意美好的生活环境。
9. 雨无暴、风无狂:希望大自然风雨适中。
10. 桂:桂花树,象征高贵。
11. 莲:莲花,象征洁净。
12. 培塿阜:小土堆,比喻平凡之物。
13. 奇栋梁:珍贵的木材。
14. 蒙胧泽:湿润的环境。
15. 奇馨香:奇特的香气。
16. 涓毫:细微之处。
17. 朝菌:朝生暮死的菌类植物。
18. 拥肿:臃肿的状态。
19. 大椿:一种长寿的树木。
20. 婆娑:摇曳多姿,这里指树木长得不够整齐。
21. 苒苒:渐渐凋零的样子。
22. 薰风日:炎热的夏天。
23. 雨雪霜:寒冷的冬天。

去完善
赏析
《草木言》描绘了草木的生长、繁荣和凋敝过程,寓意着生命无常和人世浮沉。诗中的草木虽然没有智慧,却倚靠着大自然的恩赐得以生存,诗人借此表达出对于生命的珍视。诗人也希望能保持谦卑的姿态,不轻视任何人或物,因为他们也有可能蕴藏着无尽的潜能和价值。
在诗歌中,诗人将草木与人类相提并论,表现出万物平等的观念,同时也揭示了生命的起伏与轮回。面对生活中的困境和挑战,诗人以乐观的心态,期待自己能够像草木一样得到阳光的照耀,绽放出属于自己的人生光彩。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草木言》是唐代诗人陈陶的一首咏物诗,描述了草木的生长和衰亡过程。这首诗创作于公元9世纪末的晚唐时期,这个时期的中国社会经历了许多动荡和变革。
在这个时期,陈陶的个人生活也颇为波折。他曾多次参加科举考试,但未能及第,这使得他对社会的黑暗和不公有了深刻的认识。然而,他并没有因此放弃对理想的追求,而是继续在文学创作中抒发自己的情感和对社会的关注。
在晚唐时期,社会矛盾激化,政治腐败严重,许多知识分子都对现实感到失望。在这种情况下,陈陶的诗歌创作也表现出了一定的反抗精神。他用草木的生死轮回来隐喻人生的无常,表达了对生命的敬畏和对生活的热爱。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