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梅
驴蹇飚寒猎帽裙,吟肩山耸酒微醺。
弯弯竹迳霏霏雪,小小溪桥淡淡云。
忽邂逅时真得侣,向空蒙处细飘芬。
回天力量知谁似,笑挽春来首策勋。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驴子艰难地在寒冷的风中奔跑,肩膀上扛着沉重的东西,脸上露出疲惫的神情。山路崎岖蜿蜒,四周白雪飘飘,山间的小溪和竹林在云雾中若隐若现。
忽然间,在这片荒凉的山林中,我遇到了一位志同道合的朋友,我们相互鼓励着继续前行。在这梦幻般的世界里,我们感受到了彼此的真诚与关爱。
在这个世界上,谁能拥有改变天地的力量呢?我想,只有那些不断努力、追求卓越的人才能做到吧。让我们一起欢笑,共同迎接春天的到来,一起为自己的成就喝彩。
去完善
释义
1. 驴蹇:指行走缓慢的驴子。
2. 飚寒:狂风带来寒冷的天气。
3. 猎帽裙:形容衣物被风吹起的景象。
4. 吟肩:肩膀因吟咏而耸起。
5. 山耸:形容山势险峻。
6. 酒微醺:喝了一点酒后有些醉意。
7. 竹迳:竹林中的小路。
8. 霏霏雪:纷纷扬扬的大雪。
9. 小小:指小溪上的小桥小巧玲珑。
10. 淡淡云:天空中薄薄的云彩。
11. 忽邂逅:忽然相遇。
12. 得侣:得到志同道合的朋友。
13. 空蒙:雾气弥漫的景象。
14. 细飘芬:香气随风飘扬。
15. 回天力量:喻指扭转乾坤的力量。
16. 笑挽春来:笑着将春天拉回来。
17. 首策勋:首先立下功劳。
去完善
赏析
《探梅》是南宋诗人陈鉴之创作的一首描绘梅花与踏青的诗歌。诗中描述了作者在寒冷的天气里骑着跛脚的驴子去探访梅花的情景,展现了梅花盛开时的美景和作者的心情。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将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感紧密地融合在一起,给人以美的享受。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探梅》是南宋诗人陈鉴之所作,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梅开时节对故乡和亲人的深深思念之情。陈鉴之生活在公元1165年至1249年之间,他的一生经历了南宋时期的动荡与变革。
在公元12世纪至13世纪的中国,南方地区繁荣富庶,文化发达,诗人陈鉴之生活在这个时期。然而,这个时期也是南宋王朝内外交困的时期,北方的金国不断南侵,南宋政权疲于应对。在这种背景下,陈鉴之离开了故乡,开始了漫长的游宦生涯。
在他离开故乡的岁月里,每逢梅花盛开的季节,他都会想起家乡的梅园,以及那些在梅树下度过的美好时光。于是,他写下了这首《探梅》,以表达对故乡和亲人的深切思念。这首诗不仅抒发了诗人个人情感的寄托,也反映了当时文人士大夫普遍的乡愁情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