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潇湘图

标题包含
潇湘图
落日孤烟过洞庭,黄陵祠畔白苹汀。 欲知万里苍梧眼,泪尽君山一点青。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张元干(1091年-约1161年),字仲宗,号芦川居士、隐山人,祖籍河北大名县,后迁居福建崇安。他是南宋著名的文学家、词人,与辛弃疾并称为“济南二张”。 张元干出身书香门第,自幼聪颖好学,博览群书。...查看更多
Miami
去完善

译文
太阳即将落下的傍晚,一缕孤独的炊烟飘过洞庭湖,来到了黄陵祠旁的白色水草地带。想要了解苍梧那绵延万里的景色,只需看那君山上的一点绿色就可以了。
Miami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潇湘:古地区名,主要指湖南省的潇水和湘江一带,相传舜帝二妃娥皇、女英曾于此洒泪成斑竹,后世称为“潇湘”。 2. 张元干:字仲宗,福建永福人,南宋文学家、诗人。 3. 落日孤烟:形容落日的余晖和孤寂的炊烟,表达一种宁静而孤独的氛围。 4. 洞庭:湖名,位于中国湖南省北部,长江中游南岸,是中国第二大淡水湖。 5. 黄陵祠:指舜帝的陵墓,在湖南省宁远县九嶷山。 6. 白苹汀:开满白色水苹花的河岸或湖泊边,这里用来描绘湖南一带的水乡景色。 7. 万里苍梧:苍梧为古代地名,即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一带,这里代指远方。 8. 君山:岛名,位于湖南省岳阳市东北的岳阳楼区境内,是湖南四大名胜之一。 9. 泪尽:泪已流干,形容极度悲伤。
Miami
去完善
赏析
这首《潇湘图》描绘了夕阳、孤烟、洞庭湖等景致,营造出一种辽阔而寂寥的氛围。首句“落日孤烟过洞庭”,将读者的视线引向远方,展现了湖面的浩渺和苍茫。次句“黄陵祠畔白苹汀”,通过具体的地名,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和空间感。 在诗的第三句中,作者提到了“万里苍梧眼”,这里的“苍梧”是一个象征性的词汇,表达了诗人对远方的想象和期待。而“泪尽君山一点青”则是这首诗的点睛之笔,通过对“泪尽君山”这一细节的描绘,使得整首诗的情感得到升华,表现出诗人深沉的家国情怀和对故土的深深眷恋。 总的来说,《潇湘图》是一首具有强烈画面感的诗歌,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Miami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潇湘图》是南宋著名诗人张元干的杰作,此诗描绘了江南水乡的景色。这首诗创作于公元1164年,正值南宋时期,时局动荡不安。 张元干作为当时著名的文人墨客,他的人生经历丰富,曾担任过南宋翰林院编修、尚书等职。由于他文采出众,性格刚正不阿,因此深受人们喜爱和尊敬。然而,在这特殊时期,他的命运也随着时代的变迁而起伏不定。 在这个时代背景下,中原地区战乱频仍,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南方相对安定,但也受到战争的影响。张元干在目睹了这一社会现实后,深感忧虑,于是在他的诗篇中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对民生疾苦的关注。 《潇湘图》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创作出来的。诗人以水墨丹青的形式描绘了江南水乡的美丽风光,意在表达他对和平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家园的热爱之情。同时,诗人还寓情于景,通过描绘水波荡漾、渔舟唱晚等景象,传达出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深深忧虑。
Miami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