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标题包含
削简龙文见,临池鸟迹舒。河图八卦出,洛范九畴初。 垂露春光满,崩云骨气余。请君看入木,一寸乃非虚。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李峤(644年-713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县)人。唐朝时期著名文人、政治家。 李峤出身于书香门第,自幼勤奋好学,博览群书,才华横溢。唐高宗调露年间(679年-680年),李峤登进士第,...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精简的文字如龙现世,字迹如鸟飞翔舒展。河图的八卦显现,洛水的九畴开始启迪智慧。字如带露的春天满是生机,笔画的骨气如山岳般坚挺。请你细细欣赏每一个字的构成,每一寸都不容忽视。
去完善
释义
1. 削简:指用笔写字。 2. 龙文:毛笔的别称。 3. 临池:指靠近水边。 4. 鸟迹:指书法。 5. 河图:中国古典文化中的一种图形,是阴阳五行术数之源。 6. 洛范:即洛书,《易经》一书中的重要部分。 7. 九畴:古代对《尚书·禹贡》中关于九州田赋制度的概括,共有九条。 8. 垂露:指笔画末尾带有波折的笔画。 9. 崩云:形容书法作品气势磅礴如云彩崩裂。 10. 请君:敬称对方。 11. 入木:形容书法笔力刚健,字迹深入木板。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题为“书”,诗人以书法为载体,抒发自己对知识与智慧的渴望与追求。首联描绘了书法艺术的精妙绝伦,通过“削简龙文见”和“临池鸟迹舒”展示了书法的优美线条和结构;接着在颔联用“河图八卦出”和“洛范九畴初”讲述了古代文化的源起与发展,表达了书法艺术的深厚底蕴。颈联则通过对“垂露春光满”和“崩云骨气余”的刻画,揭示了书法的艺术风格和内在气质。尾联则以“请君看入木,一寸乃非虚”强调了书法艺术的真实性、具体性和庄重性,从而引发读者深思。整首诗展现了书法家们一丝不苟的精神面貌,以及他们在文化传承中的执着追求。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书》是唐朝诗人李峤的一首五言古诗,表达了诗人对书籍的热爱和对知识的渴望。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公元7世纪,即唐朝初年。 在诗人的那个年代,科举制度刚刚兴起,知识分子需要通过阅读经典文献来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以便通过科举考试进入仕途。因此,读书在当时成为一种重要的社会风气。李峤作为一位文人雅士,对书籍有着深厚的感情,他将自己的情感寄托在这首诗中,表达了对书籍的赞美和对知识的敬畏。 此外,唐朝初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的时期。在这个时期,文化和艺术的创作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诗歌成为了一种重要的文学形式。李峤作为当时的一位著名诗人,他的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那个时代的文化风貌和社会风尚。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