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标题包含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李峤(644年-713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县)人。唐朝时期著名文人、政治家。 李峤出身于书香门第,自幼勤奋好学,博览群书,才华横溢。唐高宗调露年间(679年-680年),李峤登进士第,...查看更多
为何还是S?
去完善

译文
风穿过竹林,使得成千上万的竹子倾斜摇曳。
为何还是S?
去完善
释义
二月:指农历二月,春天时节,这里泛指春季。
为何还是S?
去完善
赏析
《风》这首诗虽短小精悍,却生动地刻画了风这一自然元素的多面性。前两句分别以秋叶的凋零和春花的绽放作为对比,巧妙地展示了风既能带来萧瑟也能孕育生机的双重性格。后两句则进一步通过夸张手法,形象地描述了风过江河、穿竹林时所展现出的强大威力。整首诗行文流畅,意象鲜明,不仅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奇妙景观的赞叹,也隐喻了世间万物皆有其独特作用与价值的主题思想。
为何还是S?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风》是初唐诗人李峤所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这首诗创作于公元690年左右,正值唐朝初期,国家统一、社会稳定,文化艺术繁荣的时期。这一时期,文人墨客纷纷以诗歌为载体,抒发情感,探讨人生,呈现出了许多优秀的作品。 诗人李峤(?-714年)在初唐文坛上具有较高的地位。他出生于官宦世家,自幼聪慧过人,博学多才。然而,他在仕途中并未一帆风顺,曾几度沉浮。尽管历经坎坷,但他始终保持一颗豁达的心,将自己的才华用于歌颂自然和抒发人生哲理。 在李峤生活的年代,唐朝已经取得了显著的社会发展成就。当时的皇帝武则天重视文化教育,励精图治,使国家政治稳定,经济繁荣,人民安居乐业。在这样的背景下,文人墨客们得以将精力投入到文学创作中,书写着时代的辉煌篇章。
为何还是S?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