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官崔侍郎夫人吴氏挽歌
宠服当年盛,芳魂此地穷。剑飞龙匣在,人去鹊巢空。
簟怆孤生竹,琴哀半死桐。唯当青史上,千载仰嫔风。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昔日宠爱衣着华丽,如今芳魂飘零身在此处。宝剑依旧挂在大厅的柜子里,只是人已离去,留下了空荡荡的鸟巢。孤独的长竹躺在席子上,破旧的桐琴发出悲鸣。只有那些记录青史的人们,才能在千年之后,敬仰这位曾经的佳丽之风。
去完善
释义
1. 剑飞:指主人已逝,宝剑放置在匣中闲置不用,如同剑飞。这里暗含了主人因故离世的悲伤之情。
2. 龙匣:宝剑的匣子,这里比喻尊贵与高贵。
3. 人去:意味着逝者已去,剩下空寂的地方。
4. 鹊巢空:比喻房间主人离去后的空旷。
5. 簟怆:形容竹席孤单凄凉。
6. 孤生竹:即竹子。诗人在这里以孤生竹喻自己孤独的心情。
7. 琴哀:通过弹琴来表达悲哀之情。
8. 半死桐:古时的乐器桐瑟在演奏完毕后挂在墙壁上,如果长时间不弹便会因风吹日晒而逐渐破损,这个形象地描绘出了生命的短暂和无奈。
去完善
赏析
这首挽歌是对天官崔侍郎夫人的悼念之作。诗人李峤通过描绘夫人的荣耀与寂寞、美丽与哀愁,传达出无尽的哀思和敬仰之情。
首联“宠服当年盛,芳魂此地穷”,以对比的手法展现了夫人生前的尊贵与死后的哀伤。宠爱之身曾经显赫繁华,而此刻芳魂却已飘渺消逝,令人感叹世事的无常。
颔联“剑飞龙匣在,人去鹊巢空”,以具体的事物象征夫人的逝去。利剑虽存,但昔日的英雄已去;鹊巢仍在,但昔日的主人已逝。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逝者深深的哀悼和怀念。
颈联“簟怆孤生竹,琴哀半死桐”,进一步描绘了夫人的孤独与悲伤。孤独地生长的竹子象征着夫人的哀伤之情,而濒临死亡的梧桐则暗示了生命的脆弱。这两句将情感与自然景物相融合,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心灵共鸣。
尾联“唯当青史上,千载仰嫔风”,表达了诗人对夫人崇高品质的敬仰。尽管夫人已经离世,但她的品德和事迹将在青史上永垂不朽,激励着后世之人。这首诗以其深沉的哀痛、婉约的抒情和对生命的深刻理解,展现了李峤卓越的诗才和高尚的人文情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天官崔侍郎夫人吴氏挽歌》是唐代诗人李峤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唐高宗时期,约公元650年至683年之间。在这个时期,李峤在政治、文学方面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历任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
这个时期唐朝社会安定,经济繁荣,文化艺术发展迅速。在这样一个背景下,李峤作为一位才华横溢的文人,对人生、情感有着深刻的体悟。他在创作这首挽歌时,可能正身处一个葬礼现场,目睹了崔侍郎夫人的离世,感慨万分。
在这首诗中,李峤表达了对逝者吴氏的哀悼之情,同时也通过对她生前德行的赞美,展现了她对家庭的无私奉献和对丈夫事业的支持。这首诗既是对吴氏一生的总结,也是对她的敬仰和怀念。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