瑟
伏羲初制法,素女昔传名。
流水嘉鱼跃,丛台舞凤惊。
嘉宾饮未极,君子娱俱幷。
倘入丘之户,应知由也情。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伏羲最初制定了法则,而素女则是在从前就享有盛名。
美丽的河流中跳跃着鱼儿,丛台上飞舞的凤凰令人惊叹。
贵宾们尚未尽情畅饮,君子们共同分享欢乐。
如果进入了孔子的家,应该就能了解到他的情感了。
去完善
释义
1. 伏羲:古代传说中的文化始祖,他教会人们如何创作音乐。
2. 素女:古代传说中的一位擅长音律的女神。
3. 流水:形容音乐的优美动听。
4. 嘉鱼跃:出自《诗经·小雅·鱼丽》中的“鱼丽于罶,鱨鲨。君子有酒,嘉肴孔嘉。” 这里表示鱼在水中游动跳跃的场景。
5. 丛台:战国时期的赵国修建的宫殿,这里用来形容宫阙的高大壮丽。
6. 舞凤惊:描绘凤凰在乐声中翩翩起舞的情景。
7. 嘉宾:尊贵的客人。
8. 君子:贵族或统治者。
9. 娱倶幷:形容娱乐活动的盛大场面。
10. 丘:孔子。
11. 由:指孔子弟子子路。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音乐美和自然美的五言古诗。诗人李峤通过瑟这种古老的中国传统乐器,表现了对音乐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赞美。
首先,诗人提到“伏羲初制法,素女昔传名”,揭示了瑟的起源和流传,同时也表达了对古代贤人的敬仰之情。接下来,“流水嘉鱼跃,丛台舞凤惊”这两句诗以生动形象的描绘展现了音乐的美妙魅力,仿佛在读者耳边响起优美的旋律。
然后,诗人描述了“嘉宾饮未极,君子娱俱幷”的场景,表现出音乐给人们带来的快乐和愉悦。诗人以宾客们饮酒作乐、志士们共娱共享的画面,传达出音乐的凝聚力和社会功能。
最后,“倘入丘之户,应知由也情”两句则点明主题:欣赏这首诗歌的人若能理解其中深意,便能感受到音乐所传递的情感和力量。诗人以此表达对知音者的期许,也希望通过这首诗让更多人领略到音乐的无穷魅力。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瑟》这首诗是初唐时期著名文人李峤所创作的。诗云:“移商添赵代,依阻过湘川。” 这首诗歌描绘了一幅古人弹奏瑟的生动画面,通过巧妙地运用声韵和意境,表达了诗人对音乐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情。
创作这首诗歌的时间是初唐时期(618-712年)。这个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相对繁荣的时期,社会经济和文化逐渐发展起来。李峤,作为当时的知名文人和官员,对社会有着敏锐的洞察力,他的作品多反映当时的社会现象。
在李峤的人生际遇中,他曾任高官,但因与武则天的权力斗争而一度被贬谪。然而,他对文学的热爱并未因此而消退。相反,他在流放期间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抒发个人感慨,同时也记录了他对社会现实的深刻观察。
在同一时间段内,唐朝的历史背景也非常复杂。从李世民到武则天再到后来的李隆基,皇权更迭频繁。但总的来说,初唐时期是一个政治相对稳定、经济文化快速发展的时代。这一时期的音乐、绘画、书法等艺术形式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为后世所称颂。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