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
妙迹蔡侯施,芳名左伯驰。云飞锦绮落,花发缥红披。
舒卷随幽显,廉方合轨仪。莫惊反掌字,当取葛洪规。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美妙的作品出自蔡侯之手,美好的声誉传遍左伯之地。就像天空中的云朵飘过留下锦绣的轨迹,又如同花朵绽放,披着缥缈的红色华服。这些作品在不同的地方被欣赏,同时符合规范和法则。不要惊讶于作品的字数,应当遵守葛洪的规律。
去完善
释义
1. 蔡侯:指蔡伦,东汉时期的造纸术发明者。
2. 左伯:东晋时的书法家,以擅长书写纸质而著名。
3. 锦绮:华美的丝织品。这里用来比喻纸张的质量。
4. 缥红:淡青色的红色。这里形容纸张的颜色。
5. 幽显:指昏暗和明亮的地方,这里指不同的环境条件。
6. 廉方:廉洁方正。这里是赞美纸张的品格。
7. 轨仪:规矩,准则。这里指造纸的标准和规范。
8. 反掌字:字面意思是手掌翻过来的文字,这里指书法的艺术表现。
9. 葛洪:东晋时期的道家学者,他著有《抱朴子》一书,其中详细记载了古代造纸的方法。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以“纸”为主题,赞美了纸张的优美质地和广泛应用。诗人通过引用蔡侯(蔡伦)和左伯(左伯雅)两位造纸术发明者的事迹,强调了纸张制作技艺的高超。诗歌中,“云飞锦绮落,花发缥红披”描绘了纸张柔软如云、色彩艳丽的特点,赋予了纸张一种生动的艺术形象。此外,诗人还提到了纸张在书写、绘画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以及其作为文化传承载体的地位。最后,诗人提醒读者不要忽视纸张的品质和制作工艺,要遵循葛洪等人的规范,从而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对技艺传承的关注。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纸》是唐朝诗人李峤的一首咏物诗,具体创作时间虽然没有明确记载,但推测应在唐初时期。在公元600年至650年间,李峤身为朝臣,官至尚书右仆射、知政事,负责为皇帝起草诏书、举荐贤才等职责。他学识渊博,文采飞扬,所作诗篇极富哲理,常常引发人们的思考。
这一时期,中国的造纸技术已相当成熟,推动了文化的繁荣和传播。科举制度的实施也使得读书人有了更多的机会,人们更加注重知识的积累和学习。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李峤通过对纸张的赞美,表达了对知识和学习的尊重以及对文化传承的关注。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