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标题包含
滴沥明花苑,葳蕤泫竹丛。玉垂丹棘上,珠湛绿荷中。 夜警千年鹤,朝零七月风。愿凝仙掌内,长奉未央宫。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李峤(644年-713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县)人。唐朝时期著名文人、政治家。 李峤出身于书香门第,自幼勤奋好学,博览群书,才华横溢。唐高宗调露年间(679年-680年),李峤登进士第,...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繁花似锦盛开在明亮的花园里,茂密的竹林映衬着微风中的摇曳生姿。晶莹如玉的果实挂满枝头,绿意盎然的荷叶上滚落着晶莹剔透的水珠。 夜晚栖息着千年的仙鹤,清晨迎来盛夏的风儿轻拂。祈愿这片美景能如同仙掌一般永远存在,永保皇家宫殿的辉煌。
去完善
释义
1. 滴沥:指露水缓缓滴落。 2. 明花苑:明亮的花园。 3. 葳蕤:植物茂盛的样子。 4. 泫竹丛:泪水流淌的竹林。 5. 玉垂:比喻露水像玉一样悬挂在枝头。 6. 丹棘上:红色的荆棘枝头。 7. 珠湛:形容露水如珍珠般降落。 8. 绿荷中:绿色的荷叶间。 9. 夜警千年鹤:夜间鸣叫千年的仙鹤。 10. 朝零七月风:早晨被七月的风吹散。 11. 愿凝仙掌内:希望凝结在仙人掌中。 12. 长奉未央宫:长久供奉在未央宫中。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象的诗歌。诗人通过观察露水的形态和变化,将自然景观巧妙地融入到了诗歌之中。首先,诗人描述了露水滴落在花坛和竹林的景象,以“滴沥”和“葳蕤”两个词语形象地表现了露水的动态美。然后,诗人又以玉、珠来形容露水,赋予其晶莹剔透的品质。在写露水的同时,诗人还描绘了夜晚的仙鹤和白天的清风,使整首诗充满了生趣。最后,诗人借露水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希望露水能够凝结成甘露,永保皇宫的安宁与繁荣。这首诗歌画面生动,意境优美,充分展示了诗人的才情和对自然的热爱。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露》是唐代诗人李峤的一首五言绝句。这首诗描绘了清晨露珠晶莹剔透、短暂易逝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短暂的感慨以及对美好事物的珍视。 在创作这首诗歌时,李峤正处于唐代的盛世时期,这个时期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艺术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然而,尽管生活在一个相对和平繁荣的时代,李峤仍不禁感叹生命的短暂和无常。这可能与他个人的人生经历有关,他曾担任过许多重要职务,如尚书令、中书令等,但在官场生涯中屡遭挫折,这使得他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思考。 在这个时代,人们对于自然的观察和描绘有着浓厚的兴趣,许多诗人都以自然为主题进行创作。李峤作为一位善于观察和抒情的诗人,他以露珠为切入点,表达了对生命短暂和美好事物消逝的感慨,同时也传达出了对生活和自然的热爱。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