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汾阴行

标题包含
汾阴行
君不见昔日西京全盛时,汾阴后土亲祭祠。 斋宫宿寝设储供,撞钟鸣鼓树羽旗。 汉家五叶才且雄,宾延万灵朝九戎。 栢梁赋诗高宴罢,诏书法驾幸河东。 河东太守亲扫除,奉迎至尊导銮舆。 五营夹道列容衞,三河纵观空里闾。 回旌驻跸降灵场,焚香奠醑邀百祥。 金鼎发色正焜煌,灵祇炜烨摅景光。 埋玉陈牲礼神毕,举麾上马乘舆出。 彼汾之曲嘉可游,木兰为楫桂为舟。 櫂歌微吟彩鹢浮,箫鼓哀鸣白云秋。 欢娱宴洽赐群后,家家复除户牛酒。 声明动天乐无有,千秋万岁南山寿。 自从天子向秦关,玉辇金车不复还。 珠帘羽扇长寂寞,鼎湖龙髯安可攀。 千龄人事一朝空,四海为家此路穷。 豪雄意气今何在,坛场宫馆尽蒿篷。 路逢故老长叹息,世事回环不可测。 昔时青楼对歌舞,今日黄埃聚荆棘。 山川满目泪沾衣,富贵荣华能几时。 不见秪今汾水上,唯有年年秋雁飞。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李峤(644年-713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县)人。唐朝时期著名文人、政治家。 李峤出身于书香门第,自幼勤奋好学,博览群书,才华横溢。唐高宗调露年间(679年-680年),李峤登进士第,...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君不见古时的西京盛世,皇帝在汾阴亲自拜祭后土。 行宫中的住宿、饮食都已安排妥当,钟声、鼓声、旗帜飘扬。 那时的汉朝刚刚兴起,拥有广大的疆域和众多的人民。盛宴结束后,皇帝颁布诏书要前往河东地区。 河东地区的太守亲自打扫、迎接圣驾,五营军队护卫道路,三河民众夹道围观。 皇帝下轿祭拜神灵,祈祷福祉。金鼎中烟雾腾腾,神明之光普照大地。 献祭仪式完成后,皇帝登上马车离去。他们在汾水边游玩,乘坐的是木兰花舟。 歌声伴着船桨,彩色的船漂浮在水面,萧鼓之声低沉,仿佛吹过秋天的白云。 皇帝与大家共享欢乐时光,给各级官员赏赐礼品,家家户户都得到了福利。 这样的欢庆声音响彻天空,祝愿皇帝长寿无疆。然而,自皇帝离去后,再未返回此地。 珠帘翠扇孤独地挂在那里,鼎湖旁龙须难攀。千年人事恍如一梦,曾经的道路现已荒芜。 如今昔日风光何在?只有坛场宫馆依然如旧,却已是蓬蒿满地。 沿途遇到的老者也只能叹息,世事轮回难以预料。曾经的繁华青楼已经变为荒凉之地,只有秋风中的鸿雁每年依然飞来。 看到这满眼的沧桑变化,让人不禁感慨富贵荣华不过是过眼云烟,无法长久留存。而现如今汾水岸边只剩下那年年往返的秋雁。
去完善
释义
《汾阴行》是唐代诗人李峤创作的一首描绘东汉末年汉武帝巡幸汾阴祭祀后土的诗。以下是注释: 1. 西京:即长安,西汉时期的都城。 2. 汾阴后土亲祭祠:汾阴,古县名,在今山西省荣河县北。后土,古代神话中的土地神。汉武帝于元鼎四年亲自到汾阴祭祀后土。 3. 斋宫宿寝设储供:斋宫,祭祀前皇帝净身的地方。宿寝,住宿休息。储供,指供品。 4. 撞钟鸣鼓树羽旗:撞钟,敲击钟磬。鸣鼓,敲响战鼓。树,竖起。羽旗,以鸟羽装饰的旗帜。 5. 汉家五叶才且雄:五叶,即五世。这里指汉朝从高祖到武帝共五代。才且雄,才能出众,雄才大略。 6. 宾延万灵朝九戎:宾延,宴请。万灵,各种神灵。朝,朝见。九戎,泛指四方蛮夷。 7. 栢梁赋诗高宴罢:栢梁,汉武帝的宫殿名。赋诗,写作诗歌。高宴,盛大的宴会。罢,结束。 8. 诏书法驾幸河东:诏书,皇帝的命令。法驾,皇帝的车驾。幸,皇帝驾临。河东,位于黄河东岸的地区,这里指汾阴。 9. 奉迎至尊导銮舆:奉迎,恭敬地迎接。至尊,皇帝。导,引导。銮舆,皇帝的车驾。 10. 五营夹道列容衞:五营,泛指禁卫军。夹道,道路两旁。列容衞,排列仪仗护卫。 11. 三河纵观空里闾:三河,古代地理区域名,泛指中原地区。纵观,纵览。空,无人。里闾,村庄。 12. 回旌驻跸降灵场:回旌,调转旗号。驻跸,帝王出行时临时居住的地方。降灵场,举行祭礼的场所。 13. 焚香奠醑邀百祥:焚香,烧香。奠醑,献酒。邀,祈求。百祥,各种吉祥的神灵。 14. 金鼎发色正焜煌:金鼎,铜制的香炉。发色,发出光芒。焜煌,明亮。 15. 埋玉陈牲礼神毕:埋玉,将玉圭埋在地下以祭神。陈牲,陈列牺牲品。礼神,礼拜神灵。毕,完毕。 16. 举麾上马乘舆出:举麾,举手示意。上马,骑马出发。乘舆,皇帝的车驾。 17. 彼汾之曲嘉可游:彼汾,指汾水。之曲,弯曲之处。嘉,美好。可游,适宜游览。 18. 木兰为楫桂为舟:木兰,一种木材。为楫,作为船桨。桂为舟,用桂木制造船只。 19. 櫂歌微吟彩鹢浮:櫂歌,划船时唱的歌。微吟,轻声吟咏。彩鹢,彩色的船头装饰。 20. 箫鼓哀鸣白云秋:箫鼓,箫声与鼓声。哀鸣,悲伤的鸣声。白云秋,秋天的白云。 21. 欢娱宴洽赐群后:欢娱,欢乐愉快。宴洽,宴会上气氛融洽。赐,赏赐。群后,诸侯王。 22. 家家复除户牛酒:复除,免除赋税。户牛酒,每户人家献上牛肉和美酒。 23. 珠帘羽扇长寂寞:珠帘,珍珠串成的帘子。羽扇,羽毛制成的扇子。长寂寞,长久的孤独。 24. 鼎湖龙髯安可攀:鼎湖,黄帝铸鼎的地方,这里借指皇家。龙髯,龙须。安可攀,怎么能攀附。 25. 千龄人事一朝空:千龄,千年。人事,人世间的事务。一朝空,一下子变成空虚。 26. 四海为家此路穷:四海为家,四海之内都是家。此路穷,这条路已经走到尽头。 27. 珠帘羽扇长寂寞:珠帘,珍珠串成的帘子。羽扇,羽毛制成的扇子。长寂寞,长久的孤独。 28. 鼎湖龙髯安可攀:鼎湖,黄帝铸鼎的地方,这里借指皇家。龙髯,龙须。安可攀,怎么能攀附。 29. 山川满目泪沾衣:山川,山峦河流。满目,满眼都是。泪沾衣,眼泪沾湿了衣裳。 30. 富贵荣华能几时:富贵荣华,富贵显荣。能几时,能持续多久。 31. 不见只今汾水上:不见,看不见。只今,现在。汾水上,汾水上游。 32. 唯有年年秋雁飞:唯有,只有。年年,每年。秋雁飞,秋天的大雁飞翔。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咏了古代汾阴之地后土祭祀的盛况,又抒发了盛衰无常、人生短暂的感慨。诗人通过描绘当年盛大的祭礼活动,展现了西汉时期的繁华与气度,同时又通过今昔对比,描绘了物是人非的沧桑变化。诗中既赞美了昔日的辉煌,又表达了对如今衰败的痛惜之情。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苍茫,让人在感叹历史变迁的同时,也思考着人生的无常。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汾阴行》是唐代诗人李峤所创作的一首长篇叙事诗,这首诗作于唐高宗时期(650-683年)。李峤在诗歌中通过描绘汉武帝祭祀后土的盛大场面,感慨岁月沧桑和人事代谢,表达了自己对历史兴亡的深沉思考。 在这段时间里,李峤曾任吏部尚书、中书令等职,他具有广泛的社会阅历和政治经验。然而,随着武则天势力的逐渐崛起,李峤的政治地位也受到了影响,他曾一度被贬谪到地方任职。这种人生际遇使他对历史的兴衰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 在这一时期,唐朝正处于由盛转衰的历史阶段,政治斗争激烈,社会矛盾尖锐。武则天逐步掌握实权,最终建立了武周政权,这一时期的唐朝历史可谓波澜壮阔。李峤作为一位政治家,他的诗歌创作往往与社会现实紧密相连,反映了他对时代的关注和对历史的反思。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