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同赋山居七夕

标题包含
同赋山居七夕
明月青山夜,高天白露秋。花庭开粉席,云岫敞针楼。 石类支机影,池似泛槎流。暂惊河女鹊,终狎野人鸥。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李峤(644年-713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县)人。唐朝时期著名文人、政治家。 李峤出身于书香门第,自幼勤奋好学,博览群书,才华横溢。唐高宗调露年间(679年-680年),李峤登进士第,...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明亮的月光洒满青翠的山峦之夜,高高的天空中露珠闪烁在秋天的景色之中。 在鲜花盛开的花坛上铺开粉色的地毯,白云缭绕,仿佛是针线铺展开来的锦绣楼阁。 石头的纹理犹如织女星牵机的倒影,池塘如同一艘航行的木筏悠悠流淌。 偶尔惊吓到河边洗衣女子的喜鹊,却最终能与自由的野鸥亲近嬉戏。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山:这里指长江南岸的庐山。 2. 七夕:农历七月初七这一天。在古代,人们认为这一天是牛郎织女相会的日子。 3. 明月:明亮的月亮。 4. 青山:青翠的山峦。 5. 高天:天空高远。 6. 白露:秋天的露水。 7. 花庭:花圃庭院。 8. 粉席:用粉色铺垫的坐席。 9. 云岫:云雾缭绕的山峰。 10. 针楼:织女星所在的楼阁。 11. 石类支机影:石头看起来像是支机石投射的影子。支机石,又名支机石,相传为天上的织女星用来支撑织布机的石头。 12. 池似泛槎流:水池像是在天上漫游的木筏。泛槎,指在水上漂流。 13. 河女:黄河的女儿,这里指织女。 14. 鹊:喜鹊。 15. 终狎野人鸥:最终与乡野之人亲近,就像海鸥一样自由。狎,亲近。野人,指乡野之人。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诗人与友人共度七夕山居生活的诗篇。全诗寓情于景,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与世无争、自得其乐的田园生活态度。诗人通过中秋明月、青山绿水、花香鸟语等自然景象,展现了宁静而美好的山野风光。同时,诗人巧妙地运用了一些典故和象征手法,如“支机石”和“泛槎水”,既增添了诗意,又含蓄地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诗情画意。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同赋山居七夕》是唐代诗人李峤创作的一首描绘七夕节景象的诗歌。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致在唐代初期,也就是公元7世纪。 在这个时期,李峤经历了宦海沉浮,他曾担任朝廷要职,后因直言进谏触怒了武则天,被贬为地方官。尽管仕途不顺,但他始终坚持自己的信念,关注民生疾苦,留下了许多反映民间生活的诗篇。 当时唐朝正处于盛世,社会安定,经济繁荣,人民生活富裕。七夕节作为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人们会在这一天祈求牛郎织女赐予姻缘美满、家庭幸福。这种浓郁的民间风俗激发了诗人的创作灵感,于是有了这首描绘山居七夕景色的佳作。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