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庄观稼
东输三十六谿湍,海若谽谺不足吞。
我有黄云连断岸,夜深随月看潮痕。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东边长江注入三十六条湍急的溪流,大海的广阔都似乎无法容纳它们的汹涌。
我有一片金黄色的云彩连接着曲折的岸边,在深夜里,我随着月亮一起观赏江潮的痕迹。
去完善
释义
1. "东输":指的是将东方的谷物输送到各地。
2. "三十六谿湍":指许多水流湍急的小溪。
3. "海若":海神名,这里代指大海。
4. "谽谺":峡谷深邃的样子,这里形容海的广大。
5. "黄云":指丰收的稻米堆得像黄色的云朵一样。
6. "断岸":指河边的断崖。
7. "潮痕":潮水的痕迹。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身处海庄,通过观察溪涧水流、聆听海涛拍打岸边的声音,感受到大自然的壮观和自身的渺小。同时,他还表达了自己对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的关注,通过深夜赏月、察看潮痕来关注庄稼的丰收情况。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人文景观的独特感悟。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海庄观稼》是宋代诗人释居简的一首描绘农业景象的诗篇。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宋宁宗庆元年间(1195-1200年)。在这段时间里,社会相对安定,农业生产得到了恢复和发展,这为诗人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灵感。
释居简是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诗僧,他在俗时的名字叫做刘述。刘述在年轻的时候曾担任过官员,后因故辞官,出家为僧,法号释居简。在他的后半生中,他游历了许多地方,结交了许多文人墨客,他们经常在一起切磋诗艺,互相唱和。释居简的诗才横溢,他的诗作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思想而受到人们的赞誉。
在《海庄观稼》这首诗中,释居简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农田丰收的景象,表达了对农民辛勤劳动的赞美和对国家繁荣昌盛的期盼。这首诗反映了当时农业生产的盛况,也展示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关切和对社会现实的思考。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