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修书记游天台
尘事日败人,筋力随以劳。
三年梁溪上,俯仰如桔槔。
穷巷躬水菽,杜门匪禅逃。
修公岩壑人,臭味合我曹。
闲从茗碗集,有往不待招。
清芬落浄几,宴坐挥霜毫。
脱略畦畛外,寂寞期久要。
春风草离离,飞花照方袍。
朝来遽别我,明月挂一瓢。
笑指天台云,意气东南高。
去去不可挽,独鹤鸣九皋。
会看精进力,觉性一宿超。
全提法王法,众说障奔涛。
大千廓沙界,体现无丝毫。
异时药山偈,问道惭非翱。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尘世日渐衰败,人们筋疲力尽。
在无锡度过了三年,时光如同桔槔般快速流逝。
贫穷的乡村里,自给自足的生活并非逃避禅定。
与居住在山水间的修行者相投,共享风味。
闲暇时品茶集会,人来人往无须邀请。
清新芬芳落在洁净的几案上,坐享宁静挥洒笔墨。
抛开繁杂琐事,期待长久真挚的友谊。
春风吹过草地,飞花映照僧袍。
清晨匆匆告别,明月下挂着一壶酒。
指着天台的白云,气宇轩昂地望着东南方向。
离去无法挽回,独自一鹤长鸣在沼泽地。
会看到成长的力量,觉悟一夜之间突飞猛进。
全面阐述佛法,众人议论如潮水般涌来。
广大的世界展现出无尽的沙界,处处体现生命的意义。
彼时向药山寻道问禅,实在惭愧不能及参禅者。
去完善
释义
尘事日败人:尘事,世俗的事务;败人,消磨人的意志。整句话的意思是世俗事务使人日渐消磨斗志。
俯仰如桔槔:俯仰,比喻时间短暂;桔槔,古代用来汲水的工具,这里借指劳动。整句话的意思是形容时间短促,就像使用桔槔汲水那样辛劳。
穷巷躬水菽:穷巷,贫苦的地方;躬水菽,自己种植水和粮食。整句话的意思是生活在贫困的乡村,自己耕作种植。
杜门匪禅逃:杜门,闭门不出;匪,同“非”;禅逃,逃避现实。整句话的意思是关门隐居并非逃避现实。
清芬落浄几:清芬,清香的气味;浄几,干净的小桌。整句话的意思是清香的气味落在干净的小桌上。
会看精进力:会看,未来的某一天;精进力,佛教用语,指的是不断进步的力量。整句话的意思是说未来能看到不断地进步。
觉性一宿超:觉性,佛教用语,指觉悟之性;一宿超,一夜之间就能领悟到。整句话的意思是觉悟之心可以在一夜之间得到提升。
全提法王法:全提,完全显现;法王法,佛教教义。整句话的意思是完整地理解并实践佛教教义。
众说障奔涛:众说,各种说法;障,阻碍;奔涛,奔腾的波涛,比喻纷繁复杂的思绪。整句话的意思是各种纷杂的言论像障碍一样阻挡人们看清真相。
大千廓沙界:大千,佛教用语,指广大无边的世界;廓,广阔;沙界,即恒河沙数的世界。整句话的意思是广大的世界是无边无际的。
异时药山偈:异时,未来的某个时候;药山偈,唐代诗僧药山的诗句。整句话的意思是将来可以欣赏到药山的优美诗句。
去完善
赏析
本诗为送别之作,作者用词婉转,情真意切,生动地描绘了与友人修书记的深厚情谊以及分别时的复杂情感。首联表达了在俗世中生活的无奈和疲倦,接着描述了与修书居住在梁溪三年的时光,即使生活贫苦,仍能保持禅意。中间数联具体描绘了两人相聚的场景和感受,诗人把修书记的形象描绘得栩栩如生,情感真挚而深沉。随后,诗人借助自然界的风、花等事物表达出分别的哀伤之情。末联则是寄寓了诗人对于友人离去的遗憾和不舍,以及对友人修书记未来的期许和祝愿。整首诗富有哲理,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和高尚的审美情操。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送修书记游天台》是唐朝诗人李鼐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大约在公元8世纪左右,即唐朝的鼎盛时期。
在创作这首诗歌时,李鼐正担任翰林学士,负责为皇帝起草文书、管理图书等事务。他的才华横溢,受到了皇帝的赏识和重用。然而,在这个时期,唐朝的政治局势却日趋复杂。宦官干政、朋党之争等问题日益严重,导致朝政混乱。
李鼐作为一个文人,对这样的政治局面感到无奈和痛心。他希望通过自己的诗歌作品,传达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现实的不满。在这首《送修书记游天台》中,他以送别友人修书记游天台的情景为契机,表达了自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尘世纷争的厌恶。
去完善